问题分析:疾病治疗
1.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对策
(1)无器质性心脏病、无明显症状者不必用药应向患者解释清楚。
(2)无器质性心脏病有症状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可先用镇静剂,无效时可选用美西律(慢心律)、普罗帕酮;心率偏快血压偏高者可用β受体阻滞药。
(3)有器质性心脏病伴轻度心功能不全者:原则上只处理基础心脏病不必用针对室性期前收缩的药物如室性期前收缩引起明显症状者则参考用药
(4)有器质性心脏病并有较重的心功能不全:尤其是成对或成串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宜选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美西律(慢心律),其次才选用普罗帕酮,莫雷西嗪(乙吗噻嗪)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以上药物无效时可短期慎用丙吡胺或阿普林定紧急情况下可静脉给药,必要时联合用药。
(5)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宜静脉使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无效者用普鲁卡因胺等急性心肌梗死后期及陈旧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用药宜首选β受体阻滞药和胺碘酮
(6)室性期前收缩伴发于心力衰竭低血钾、洋地黄中毒、感染肺心病等情况时,应先治疗上述病因
(7)曾有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作史或在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间歇期时的室性期前收缩(大多为R-on-T型室性期前收缩),应选用曾对室性心动过速有效的药物来治疗室性期前收缩
无论何种期前收缩,有特定病因者在去除病因后期前收缩即可消失不宜盲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对较顽固的期前收缩,治疗时不宜以期前收缩完全消失为终点只要控制到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预后好转就可以。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对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冠心病和心力衰竭患者主张选用Ⅱ类的β受体阻滞药和Ⅲ类的胺碘酮、索他洛尔尽量避免使用ⅠA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等)和ⅠC类(恩卡尼氟卡尼甚至普罗帕酮)等药物。
2.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具体用药方法
(1)紧急处理(预防心源性猝死):在急性心肌梗死或任何有急性心脏病时伴有的室性期前收缩,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心肺复苏后存在的室性期前收缩及其他紧急情况(如严重呼吸衰竭伴低氧血症严重酸碱平衡紊乱等特别是对Lown3级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联律间期极短的室性期前收缩,以及各种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间歇期时的室性期前收缩伴有Q-T间期延长的室性期前收缩,有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史的室性期前收缩等),均应紧急处理以预防恶性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猝死的发生。
胺碘酮
①胺碘酮:心肌梗死近期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其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多项循证医学试验结果显示:A.心肌梗死后如预防性应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发现能显著地增加死亡率而恩卡尼(英卡胺)氟卡尼、莫雷西嗪(乙吗噻嗪)无预防上述情况患者心源性猝死率。几项大样本试验结果显示胺碘酮能降低心肌梗死总体死亡率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及猝死发生率分别为21%、21%和138%。B.充血性心力衰竭预防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大型临床试验证实胺碘酮可使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总体死亡率下降13%而心律失常性死亡率和猝死率下降29%并且胺碘酮的作用并不受射血分数、心功能以及是否存在无症状性心律失常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胺碘酮对这一类患者由于能降低猝死发生率,同时对其他心律失常也有抑制作用,且对总体死亡率无负性影响。是一相对安全有效的药物现已被列为首选药物。 用药时以150~300mg(5mg/kg)加入5%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或按5mg/kg剂量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在20min~2h内滴入以后按15mg/(kg?d)静脉滴注为维持量,共用1~2天,同时口服胺碘酮200mg3次/d连续服用1周后减量至200mg,2次/d服,连续服用1周后减量至200mg,1次/d;或1周服5天每天服200mg停2天再服,作为维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