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综合 > 详情页

子宫脱垂做盆底肌修复能恢复吗

我因为分娩导致子宫脱垂,我非常的担心,请问做盆底肌修复能恢复吗?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北京医院

问题分析:子宫脱垂做盆底肌修复不能恢复。
盆底肌修复是指凯格尔运动,通过让患者自行做收缩肛门的训练,提高盆底肌肉的力量,促进盆底肌恢复,改善子宫脱垂。治疗目标为缓解症状,增加盆底肌肉的强度,预防子宫脱垂进一步加重,避免或延缓手术干预,但是无法使得脱垂的子宫归位。患者可以采取电脉冲疗法,通过不同的电流频率和强度刺激盆底肌肉和神经,治疗盆底神经肌肉损伤,恢复盆底功能,可改善子宫脱垂。价格为3000-5000元,具体价格和医院等级、地域消费水平等因素有关。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产后轻微子宫脱垂怎样恢复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轻度的子宫脱垂可以通过物理疗法。盆底肌肉的锻炼以及使用子宫托或者针灸的方法,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对于女性的身体损伤比较大,所以有可能会出现阴道前后壁膨出,或者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做盆底肌修复能恢复吗
赵晓东主任医师
妇产科北京医院三级甲等
子宫脱垂做盆底肌修复不能恢复。盆底肌修复是指凯格尔运动,通过让患者自行做收缩肛门的训练,提高盆底肌肉的力量,促进盆底肌恢复,改善子宫脱垂。治疗目标为缓解症状,增加盆底肌肉的强度,预防子宫脱垂进一步加重,避免或延缓手术干预,但是无法使得脱垂的子宫归位。患者可以采取电脉冲疗法,通过不同的电流频率和强度刺激盆底肌肉和神经,治疗盆底神经肌肉损伤,恢复盆底功能,可改善子宫脱垂。价格为3000-5000元,具体价格和医院等级、地域消费水平等因素有关。
产后两个多月了子宫脱垂怎么办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尽快到医院检查一下,应该是阴道前壁或者后壁膨出的。子宫脱垂的可能性不大。多喝白开水,尤其每天早上空腹喝一大杯温开水,少吃辛辣食物,禁烟戒酒,可以多做加强盆底肌肉的锻炼,尽快到医院检查确定情况的。
产后中度子宫脱垂怎么恢复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可以放置子宫托。子宫托是一种支持子宫和阴道壁并使其维持在阴道内不脱出的工具,适用于I度Ⅱ度子宫脱垂者使用,经期停用。如果经过中西医治疗无效,或Ⅱ度、Ⅲ度子宫脱垂,伴有严重阴道壁膨出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产后子宫脱垂能恢复么
周敬伟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对于产后子宫脱垂,经过治疗都是可以得到恢复的,治疗子宫脱垂可以选择子宫托治疗,这种疗法主要就是利用肛提肌的耻骨尾骨肌束,把子宫托盘支撑在阴道穹窿部,从而起到防止子宫颈下降的效果,一般轻症者,不用再加其它支持物,而如果患者有阴道过于松弛的,可以在托柄上端穿带前后固定在腰带上,防止其掉出。
产后子宫脱垂怎么恢复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在怀孕42~6个月期间,可以进行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等来矫正骨盆底的肌肉。最容易锻炼骨盆底部的肌肉是凯格尔运动,也就是收紧阴道、尿道和肛管周围的肌肉,放松和收紧5秒钟,然后再放松10秒钟,一次做三至四次。它的优势是可以随时、任意位置和状态下进行,能够有效促进盆底肌恢复,有利于身体恢复。
盆底肌功能训练对子宫脱垂效果如何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盆底肌功能训练对轻度子宫脱垂有一定的治疗效果。POP-Q分期Ⅰ度、Ⅱ度的子宫脱垂患者,可单独采用盆底肌功能训练,患者进行收缩肛门的运动,用力收缩盆底肌肉,保持3秒以上后放松,10-15分钟一次,一天可以做2-3次,通过辅助盆底康复仪治疗做的效果比单纯盆底肌功能训练效果更好。患者若脱垂程度严重,建议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配合辅助锻炼,因为此时单纯的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效果一般。
有子宫脱垂症状怎么办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子宫脱出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可以使用子宫托,避免长期咳嗽和便秘适当的多做提肛运动,就会有所好转。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不要剧烈的运动。
中度子宫脱垂能恢复吗
李育竹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子宫脱垂检查结果中度,一般是不能自行恢复的,一般是生产后或流产后造成的盆腔周围肌肉松弛所致。可以做缩肛运动,看看是否有些改善。平时需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不能负重,保持外阴的清洁卫生,要每天清洗,特别是性生活的前后男女双方都要清洁干净外阴。
子宫脱垂不治疗会好吗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子宫脱垂不治疗一般不会自己恢复,病人要多注意卧床休息,尽量的不要多走动,在病情治疗期间不要同房。多吃清淡的食物以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为主,防止便秘造成的病情加重。平时要注意休息,不要劳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情绪,适当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