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科其它 > 详情页

尿检比重偏低有什么危害

我这段时间检查身体,也做了尿液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尿检比重偏低,这有什么危害?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中日友好医院

问题分析:尿比重偏低,可以是生理性因素,也可以是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主要见于饮水过多,尿液稀释而导致尿比重降低。这种没有什么危害。而病理性因素主要见于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比较常见的有高血压肾病,马兜铃酸肾病。这些肾病长期发展,容易引起肾功能衰竭,逐渐进入尿毒症期。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血糖偏低有什么危害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血糖低指的是人体血浆内的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值。血糖低的患者会出现以下症状,例如头晕、困倦、言语不清、颤抖、冒冷汗,严重的可能出现昏迷、意识丢失等症状。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就视为低血糖。引起低血糖的原因较多,例如饥饿、过度运动、胰岛素分泌过多,过量服用降糖药物等。
尿比重1.010是否正常
李明副主任医师
外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三级甲等
尿液的比重,正常值在1.010-1.030之间,但并非是绝对标准。与人体的饮水量、输液量及出汗量、脱水量等都有关系,属于动态变化过程。如果检查尿液常规比重为1.010,认为是正常情况,不需要任何的处理。
尿比重1.025
李明副主任医师
外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三级甲等
尿比重1.025属于正常范围内,正常的尿比重大概在1.015-1.030之间。所谓的尿比重指的是4度下尿液与同体积的纯水之间的重量之比,与尿液中各种有形成分的组成成分及含量有关。有一些原因会造成尿比重下降,最常见的是肾小管的疾病,因为肾小管负责对于原料进行浓缩稀释,还可以见于尿毒症,尿崩症等,如果患者尿比重过高,可能是因为脱水,糖尿病,心力衰竭等。
尿比重低是怎么回事
李明副主任医师
外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三级甲等
尿比重偏低,一般见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远端肾小管的浓缩功能严重障碍的疾病,也可以见于肾功能不全,还有尿崩症的时候。因为大量饮水或者补液的时候,尿比重的值一般都会偏低。
尿比重高不是肾炎
张聪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尿比重高不是肾炎,尿比重是反应尿液中异常物质浓度,浓度越高,尿比重越高。肾炎的诊断主要是通过尿检异常,尿蛋白阳性,并是持续性,完善相关检查证实属于肾小球肾炎。
尿比重高了是什么原因
李明副主任医师
外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三级甲等
尿比重高了的原因是,尿比重的高低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与尿内所含溶质多少成正比,与尿量成反比,增高表示尿液浓缩,见于急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高热、大汗、脱水等。
尿比重偏低1.005的临床意义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尿比重1.005显示尿比重低于正常值,正常尿比重为1.015-1.025,婴幼儿和老年人尿比重偏低,生理情况下尿比重偏低见于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多,尿比重明显偏低,甚至可以低于1.003,而病理情况下尿比重偏低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间质损伤,此时尿液的浓缩功能下降比重偏低,此外也可见于尿崩症,如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等。
尿比重偏低是怎么回事
李明副主任医师
外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三级甲等
正常的成年人尿液比重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尿液中溶解的物质含量较低,就会出现尿比重偏低的现象,尿比重偏低生理上常见于过度大量饮水,由于过度大量饮水,造成尿液稀.释所以会出现尿比重偏低的现象。一些病理因素引起尿比重偏低的原因,常见的有慢性肾炎,肾小管损伤,垂体性尿崩症等,造成肾脏的浓缩尿液功能降低引起尿比重偏低。
尿常规比重1.030有什么危害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尿常规比重1.030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的脱水、高热、心力衰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下一步应明确为何疾病,可以行血常规、血肝肾功离子、血糖、血脂、凝血系统、泌尿系彩超、血酮体、尿酮体等一系列检查。
尿检比重偏低有什么危害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尿比重偏低,可以是生理性因素,也可以是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主要见于饮水过多,尿液稀释而导致尿比重降低。这种没有什么危害。而病理性因素主要见于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比较常见的有高血压肾病,马兜铃酸肾病。这些肾病长期发展,容易引起肾功能衰竭,逐渐进入尿毒症期。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