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综合 > 详情页

母乳性黄胆是什么

我家里的宝宝是早产儿,现在24天了黄疸指数是12说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胆是什么?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山东省立医院

问题分析:黄疸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一直不间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七八天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新生儿黄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王东主任医师
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新生儿黄胆是生理性的黄疸、病理性的黄疸等原因引起的。新生儿出生三日后可能会有生理性的黄疸,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生理反应,因为人体内的胆红素积累,会引起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增高,从而引起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生三天后出现,十天左右消失。如果黄疸持续12个月后仍不见好转,就是病理性的黄疸。
怀孕吐黄胆水是什么原因
周敬伟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怀孕吐黄胆水可能是因为有孕期妊娠反应比较严重的情况存在,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进行缓解,维生素对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是没有影响的,最近的时候注意饮食以清淡为主,多补充一些维生素。
黄胆肝炎会传染吗
胡春晓副主任医师
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黄胆性肝炎是会传染的,而且传染性相对比较强,通常是通过血液,呕吐物以及粪口的方式传播的,出现病症的病者要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身边的好友应该定期的去一家医院做检查,排出感染的问题。
黄胆肝炎是怎么引起的
胡春晓副主任医师
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黄胆肝炎是感冒发烧或者是喝酒或者是抵抗力低下等引起的,发现黄胆肝炎一定要积极治疗,治疗期间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辛辣、油腻、油炸等对肝脏不好的食物。
黄胆高怎么办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婴儿黄疸过高,要结合黄疸的数值而定。如果生后24小时之内黄疸数值大于9mg/dl、24-48小时之内黄疸数值大于12mg/dl、48-72小时之内大于15mg/dl,或者三天以上黄疸数值大于17mg/dl,这些情况需要进行干预,需要进行蓝光照射,必要的时候静脉应用白蛋白、丙种球蛋白,严重的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黄胆是肝炎吗
胡春晓副主任医师
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黄疸有许多原因,也是一种常见症状。黄疸不一定意味着肝炎。肝损伤是黄疸的原因之一。溶血也会导致黄疸。一些药物也可能导致黄疸等。因此,有必要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找到病因后,积极治疗是关键。应该注意给孩子更多的休息和低脂饮食。
黄胆性肝炎的早期症状
胡春晓副主任医师
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黄疸型肝炎的早期症状多数起病缓慢,可有畏寒发热,主要症状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胀痛、腹胀、便秘或腹泻等。一般黄疸型肝炎是指由于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
黄胆乙肝炎是什么症状
胡春晓副主任医师
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黄胆乙肝炎其对应症状较多,多数起病缓慢,可有畏寒发热,主要症状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胀痛、腹胀、便秘或腹泻;尿黄,如过夜茶水;巩膜、皮肤出现黄染,部分病人短期内可出现肝内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表现,黄疸日益加深,皮肤搔痒,大便呈淡灰白色,肝多肿大。
母乳性黄胆是什么
陈瑶副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黄疸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一直不间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七八天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什么是黄胆肝炎
胡春晓副主任医师
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黄疸型肝炎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指的是多种疾病因素造成肝脏的损伤,同时伴有黄疸的出现,统称为黄疸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是一种临床症状的诊断而不是病因的诊断。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炎都可以因同时出现黄疸而被诊断为黄疸型肝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病毒性感染(比如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等),药物性肝炎,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损伤,代谢性肝病等。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