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产科综合 > 详情页

孕妇检验糖化血红蛋白需空腹吗

我在上个月检查出我血糖有点高,复查时要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孕妇检验糖化血红蛋白需空腹吗?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问题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检查不需要空腹,但是检查的同时可以检查一下血糖和胰岛功能,所以应该空腹。目前,很多医院都已经开展这个项目,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并不受进食时间和短期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可以反映最近2~3个月血糖控制的综合标准,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主要用于评估糖尿病治疗的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测糖化血红蛋白需要空腹吗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测糖化血红蛋白需要空腹,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受饮食和生活方式影响。一天中任何时间段都可以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平时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忌辛辣。
检查糖化血红蛋白需空腹吗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查糖化血红蛋白时无需空腹,1天中的任何时间都可以查糖化血红蛋白。由于红细胞在血循环中的寿命约为120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者近8周-12周平均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受检测方法是、有否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疾病。
空腹糖化血红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空腹糖化血红蛋白偏高就代表糖化血红蛋白偏高,代表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已经超过正常。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4%-6%,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大于6.5%,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所以空腹糖化血红蛋白偏高就意味着血糖水平已经升高,需要复查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同时予以糖尿病的饮食和运动治疗,并视血糖升高的程度酌情予以降糖药物治疗。
糖化血红蛋白对孕妇的意义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监测标准,可有效反映患者过去1-2个月内血糖控制情况,因此,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对孕妇的意义是比较大的。妊娠期监测并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可有效避免死胎、畸胎、巨大儿、子痫前期的发生,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能单测血糖。另外,糖尿病合并妊娠通常是指血糖值在6.56mmol/L以上,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建议控制在6mmol/L以内。
糖化血红蛋白对孕妇的意义是什么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糖化血红蛋白对孕妇的意义在于: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监测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可有效反映患者过去1-2个月内血糖控制情况。妊娠期发现糖尿病建议血糖值控制在6mmol/L以内,大于6.56mmol/L以上,即是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能单测血糖,监测并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可避免巨大儿、死胎、畸胎、子痫前期的发生。
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范围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最近3个月左右血糖的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参考范围3.5mmol/L-5.8mmol/L。孕妇和正常人的标准是一样的,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偏高,就可能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必须做到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通过合理的运动和严格控制饮食来控制血糖。
孕妇检验糖化血红蛋白需空腹吗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不需要空腹,但是检查的同时可以检查一下血糖和胰岛功能,所以应该空腹。目前,很多医院都已经开展这个项目,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并不受进食时间和短期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可以反映最近2~3个月血糖控制的综合标准,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主要用于评估糖尿病治疗的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
孕妇糖化血红蛋白5.2正常吗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孕妇糖化血红蛋白5.2是正常的。正常情况下,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的值在5.2%左右,如果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高于正常值,就有可能会出现巨大儿、胎儿畸形、流产、新生儿低血糖等情况,就需要及时的的进行控制。所以孕妇要保持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避免对胎儿造成危害。孕妇可以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b的食物,比如鱼,豆类,猪肉等,起到改善孕妇睡眠的作用。
孕妇糖化血红蛋白的标准值是多少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一般在4%-6%之间。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同样需要控制在6%以下。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健康的危害,主要取决于血糖的控制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是反应糖尿病患者近两个月内血糖控制水平的一种检查指标,是衡量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也是诊断和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孕妇糖化血红蛋白高怎么办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孕妇糖化血红蛋白高的处理方法如下:孕妇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3.5~5.8,孕妇和正常人标准是一样的,糖化血红蛋白偏高。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糖、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油、牛油、洋油、奶油、黄油等少用。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