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产科综合 > 详情页

胎儿左侧侧脑室三角区内径1.5以上有风险吗

我前段时间去检查身体,我的宝宝检查有状况,胎儿左侧侧脑室三角区内径1.5以上有风险吗?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问题分析:如果内径大于1.5以上考虑还是有脑积水的风险的,需要进一步筛查看一下,做好染色体筛查较好,如果是较少的状况,安排2周以上选择复查看一下结果,饮食要规律,不要熬夜。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胎儿33周左侧侧脑室宽约9.4mm正常吗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胎儿33周左侧侧脑室宽约9.4mm不正常。通常胎儿脑室会随着孕周的延长于32周以前变宽,32周后,随着孕周的延长而逐渐收窄,最大宽度13.4mm,超过15mm即可初步判断有轻度脑积水。如果孕妇出现明显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时,应考虑到严重程度不同的重度脑积水和脑膨出可能,及时终止妊娠。以上情况不必过分忧虑,可遵照医嘱,定时复查B超监测就行了,通常可自行吸收。
胎儿侧脑室后角宽0.7cm正常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胎儿侧脑室内也会有脑脊液的存在,孩子侧脑室的测量值现在看在正常范围之内。侧脑室宽度大于1厘米都要复查看的,可以24周左右做四维时复查看,这样看得更清楚一些。距三维要3到四周复查。
胎儿左侧侧脑室分离是什么意思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胎儿左侧侧脑室分离是脑脊液循环过程中的表现,如果比较宽,持续存在,需要警惕脑积水的:因为脑脊液是液体,如果侧脑室中间存在脑脊液的话,就会使侧脑室分离开来,这种现象就叫做侧脑室分离,如果侧脑室分离不超过1.1cm是不需要太过担心的,因为1cm以下的脑积水胎儿是可以自行吸收的。建议孕妇定期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及时进行干预。
胎儿左侧侧脑室后角宽是怎么回事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就可以了,然后再定期复查头颅ct或者头颅磁共振就可以。一般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的话这个,检查结果可能会消失。然后还有病理性的话就是脑积水会导致这样。孕妇在怀孕的过程中要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多吃水果以及新鲜蔬菜。适当初去散散步。
胎儿左侧侧脑室脉络丛囊肿怎么办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脉络丛囊肿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胎儿结构的,如果这种结构出现,提示胎儿出现异常的可能是比较大的,所以需要系统检查胎儿,除外异常的情况的,如果没有问题,这样就可以放心的,另外这种孩子分娩后,也不会造成智力的影响的,认为是可以分娩这种孩子的。
胎儿左侧侧脑室三角区内径1.5以上有风险吗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如果内径大于1.5以上考虑还是有脑积水的风险的,需要进一步筛查看一下,做好染色体筛查较好,如果是较少的状况,安排2周以上选择复查看一下结果,饮食要规律,不要熬夜。
胎儿左侧侧脑室增宽要注意些什么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胎儿左侧侧脑室增宽的话,这个可能是有脑积水的,胎儿侧脑室正常应该在1厘米以下,1至1.5厘米算轻微,1.5厘米以上就有点危险了,应该要定期到医院做孕期检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的,您现在怀孕期间,平时要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但是避免劳累情况,多喝水较好的,禁止辛辣的食物。
左侧侧脑室旁脑梗塞的表现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左侧侧脑室旁脑梗塞的表现为右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具体分析如下: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左侧侧脑室旁脑梗死,可能出现右侧肢体的偏瘫以及右侧的面瘫,还可能出现伸舌右偏,有部分病人会出现右侧肢体的感觉障碍,或偏盲,还可能出现失语或者语笨的表现。患者要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注意休息,适当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注意饮食,多吃绿色蔬菜,忌辛辣油腻的食物,戒烟戒酒。
左侧侧脑室旁脑梗塞严重吗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左侧侧脑室旁脑梗塞并不严重,患者不用过于担心。具体内容如下:左侧侧脑室旁脑梗塞是一种腔隙性脑梗死,通常不严重,患者可能会有肢体感觉麻木、右侧肢体的活动不灵活等问题。如果患者是在发病的六个小时以内就医,没有溶栓的禁忌症,可经过积极的治疗,改善情况。后续,还可以通过专业医师的针灸治疗,来恢复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不要延误病情。
吃dha会使胎儿左侧侧脑室增宽吗
周敬伟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胎儿左侧侧脑室增宽不是服用dha导致的。左侧侧脑室增宽,一般是由于胎儿脑随意过多所造成的。胎儿在后期能够自己吸收,定期的去做B超检查观察一下吸收的情况,怀孕期间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