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 所谓多囊卵巢综合症,就是具有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囊性改变的现象就称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可具备以上典型症状,也可以只有部分症状。但因排卵障碍而致不孕则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确切病因不详,目前认为是卵巢产生过多雄激素,而雄激素的过量产生是由于体内多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协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您的额情况来看,治病还需治其根本,所以想排卵正常,就得治疗多囊卵巢的病变。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西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与基因变异有关,其核心病理是卵泡发育迟缓或卵泡闭锁。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发病机制与肾、肝、脾有着密切关系,并且由于痰浊、瘀血病理产物的形成,共同导致了“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功能紊乱。肾为先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元气之根。肾又为冲任之本,肾藏精、主生殖。故凡是月经失调、子嗣之病多与肾的功能失调有关。 1、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理机制 肾者主水,肾气虚不能化气行水,反聚为湿,阻遏气机,壅塞胞宫而发病;肾的气化功能还担负着人体泌别清浊的职能,肾气足,则清者得升,浊者得降,人体内的代谢垃圾得以排出体外;若肾气衰,则清者不得敷布,浊者停聚体内而成痰浊瘀血。脾主运化水湿,平素嗜食肥甘厚味伤及脾胃则痰湿内生,湿浊流注冲任,壅塞胞宫发病;若肾阳虚不能温煦脾阳,脾失健运亦导致痰湿内生;肝藏血、主疏泄,若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亦可导致水湿停聚为痰,痰浊壅塞胞宫而发病。可见脏腑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失调,导致体内水湿停聚、痰浊壅盛,流注冲任,壅塞胞宫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根本原因。痰浊壅盛,流溢肌肤,则形体肥胖;痰瘀气血互结为症积,则卵巢呈多囊性改变。临床辨证主要以脾肾阳虚为本,气滞湿阻、痰瘀互结为标,治疗需以补肾、健脾、理气、祛瘀、化痰为法。 2、中西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状 现代西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用药物诱导排卵,即用克罗米酚或者克罗米酚联合促性腺激素治疗。其不足之处是会发生克罗米酚耐药或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而且伴随许多不良反应。对于存在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运用曲格列酮等药来降低胰岛素水平。 中医没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一病名,对于本病的论述多散见于月经病、不孕、症瘕等病证之中。我们在长期的临床中体会到中医和西医在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上各有短长,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除了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律予以辨证分型施治外,还须将西医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作为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因此,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是目前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的基本思路。侯丽辉教授总结前人经验,同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证型分为以下三型。 a、肾虚血瘀型症见月经稀少、经行后期,甚则闭经,婚久不孕,腰骶酸楚,头晕耳鸣,口干、心烦、便秘、肌肤甲错、多毛、痤疮,舌质黯红或紫暗,舌边有瘀点、瘀斑,脉弦或弦细涩。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若腹胀者加香附、丹参;腹部冷者加肉桂。血瘀可加当归、川芎、赤白芍等。 b、脾虚痰湿型症见婚久不孕,形体肥胖,经行后期,甚则闭经,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无臭,头晕心悸,胸闷泛恶,面色虚浮,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方用苍附导痰汤加减。若痰湿内盛、胸闷气短者酌加瓜蒌、石菖蒲宽胸利气以化痰湿;心悸者酌加远志以祛痰宁心;月经后期或闭经者酌加鹿角胶、仙灵脾、巴戟天。 c、痰瘀互结型症见婚久不孕,月经失调,常为先后无定期,经量多少不一,色紫暗夹块,伴经行小腹胀痛拒按,块下痛减,甚者经闭不行,或形体肥胖,或性情抑郁,经前烦躁易怒,善太息,多毛、痤疮,舌黯红舌边有瘀点,脉弦细。方用丹溪治痰湿方合膈下逐瘀汤加减。经前宜舒肝解郁,可用郁金、合欢皮、青皮来疏肝理气解郁;乳房胀痛有结节者加青皮、夏枯草、荔枝核等理气散结。 3、辨病分类用药 多囊卵巢综合征除了应用中医的辨证论治之外,还要从疾病发展的整个过程入手,看到病理机制的转化情况。临床研究表明,LH?FSH小于2.5或更低者,多见于肾阴虚;LH?FSH水平大于2.5者,一般以肾阳虚为主。所以,侯丽辉教授在遣方用药上很注重实验室指标,比如对于肾阳虚者可以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仙灵脾、仙茅、巴戟天等温肾补阳以促排卵;肾阴虚者加枸杞子、山萸肉等滋补肾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