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中医将本病称为“耳脓”、“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
一、自疗要点
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分。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体质,减少感冒。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10.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瓜、苦瓜等。
11.小虫进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