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 详情页

什么是婴儿手足搐搦症

性别:男

什么是婴儿手足搐搦症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陈耀恒 医师 儿科 极速问诊
一级甲等 河北省邢台威县贺营乡卫生院

问题分析:婴儿手足搐搦症多见于1岁内小儿,尤以3~9个月发病率最高,冬春季多见。主要由于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代偿功能不足或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致血中游离钙降低,

主治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问题分析:

  诊断手足搐搦症,除注意病历方面有关年龄、季节、早产等发病因素之外,应依据下述三方面。①活动性症状:婴儿时期以惊厥为最重要。有连续数次惊厥而没有传染病的症状或体征的,首先考虑本症。较大的儿童患者以手足搐搦为最常见,手足搐搦为本症的特殊症状,即无其他症状亦可确定诊断。②体征:如上节所述。③尿钙定性检查,大多阴性。此法简单易行,值得利用。④必要时可检验血清钙,大都低落至1.88mmol/L(7.5mg/dl)以下,甚或下降至1~1.25mmol/L(4~5mg/dl)。同时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至于血清无机磷,或低或正常,甚或高出于2.26mmol/L(7mg/dl)之上(多见于早产婴)。这一点与佝偻病不同,佝偻病患者则血磷普遍降低。目前,血清游离钙已能用新式仪器快速而准确地测定,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显性症状

  (1)惊厥: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显性症状。其特点是患儿没有发热,也无其他原因,而突然发生惊厥。大多数患者有多次惊厥,屡发屡停,每日发作的次数1~20次不等,每次时间为数秒至半小时左右。不发作的时候,病儿神情几乎正常。惊厥的时候大都知觉全失,手足发生节律性抽动,面部肌肉亦起痉挛,眼球上翻,大小便失禁,所有病态与其他疾病的惊厥无异。幼小婴儿有时只见面肌抽动即是本病的最初症状。至于痉挛的部位,多见于左右两侧,偶或偏重于一侧。

  (2)手足搐搦:手足搐搦(图14-22、图14-23)为此病特殊的症状,表现为腕部弯曲,手指伸直,大拇指贴近掌心,足趾强直而跖部略弯,呈弓状。往往见于较大婴幼儿和儿童,6个月以内的婴儿很少发生此症状。

  (3) 喉痉挛:主要见于2岁前婴幼儿。喉痉挛使呼吸困难,吸气拖长发生哮吼。可由于窒息而致猝死。应当提到,为严重的手足搐搦症患儿进行肌肉注射时偶可诱发喉痉挛。

  (4) 其他症状:往往有睡眠不安、易惊哭、出汗等神经兴奋现象。发热非本病自身的症状,由于其他先发或并发的疾病所致。

  2、隐性症状 常见的体征如下述。只有体征而无上述症状时,可称为隐性手足搐搦症。

  (1)击面神经试验(佛斯特氏征,Chvostek′ssign):用指尖或小锤骤击耳前第七脑神经穿出处,可使面肌收缩,主要是上唇或眼皮的收缩。2岁前患儿都能得到阳性结果,唯新生儿例外,因为正常新生儿在最初数日甚至1个月内,就是不缺钙的时候也常见此征。2岁以后的儿童,则偶见于其他神经系疾病。适当治疗后各种症状及体征渐见消失,唯面肌反应保留较久。

  (2)腓反射:用小锤骤击膝部外侧的腓神经(在腓骨头之上),阳性时足部向外侧收缩。

  (3)人工手痉挛征(陶瑟氏征,Trouss-eau′ssign):用血压计的袖带包裹上臂,打气,使桡侧的脉搏暂停,若属阳性,在5分钟内即见手搐搦。

  3.病程 若能早诊早治,大多数病例可在1~2天内停止惊厥。但重性喉痉挛可因吸气困难而致猝死,重性惊厥也有一定危险。如果同时并发严重感染或婴幼儿腹泻,可使本症加重或迁延不愈。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婴儿手足搐搦症吃什么食物比较好
卢成瑜主任医师
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婴儿手足搐搦症吃营养丰富的食物比较好。婴儿手足搐搦症主要是由于患者在饮食方面的营养出现欠缺而引起的,所以患者的家属需要重视患者的日常生活,多食用含钙量多的食物,如肝、蛋、植物油、酵母、蘑菇类及维生素D强化奶等。同时要注意饮食上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选择奶类、豆制品、蛋类、瘦肉等食物。
婴儿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婴儿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会经常突然发生四肢抽动,两眼上翻,面肌颤动,神志不清,持续时间短者数秒钟,长者达数十分钟。每天发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间歇期意识清晰,活动如常。轻者仅有两眼凝视、惊跳或部分面肌抽动。一般不发热,若伴感染或发作频繁和时间过久者,体温可升高。喉痉挛使呼吸困难,吸气拖长发生哮吼,可由于窒息而致猝死。
婴儿手足搐搦症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卢成瑜主任医师
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婴儿手足搐搦症会有喉痉挛、惊厥、手足抽搐等症状表现。1.喉痉挛:常见于婴儿,主要表现为喉肌和声门痉挛,呼吸困难,窒息,严重者甚至有致死的危险。2.惊厥:四肢惊厥,双眼上翻,面肌痉挛,神志不清,口周发绀。痉挛的时间可以很短暂,也可以是几分钟,或者更久;一天可以几次,多则几十次,多则几天;在发作结束后,知觉回复,昏昏欲睡,醒来时生龙活虎。3.手足抽搐:主要发生在较大的婴儿身上,表现为突然的手足痉挛,手腕弯曲,指尖伸直,大拇指靠近手掌,形成“助产士手”;足部脚趾伸直,脚趾向下弯成“芭蕾舞足”,在发作结束后可以自由地自由移动。
婴儿手足搐搦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卢成瑜主任医师
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来说,婴儿手足搐搦症是如下原因引起的:1、缺乏维生素D:如果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导致患者血钙降低,导致婴儿手足搐搦症。2、患有慢性疾病:如果患者由于某些慢性疾病出现腹泻的情况,可能会因为影响人体对于钙元素和维生素D的吸收,从而导致婴儿手足搐搦症。3、血钙下降:婴儿手足搐搦症可能是血钙下降导致的,可能与新生儿出现感染、饥饿、发烧等情况有关。
婴儿手足搐搦症能治好吗,婴儿手足搐搦症能治好吗
李树英医师
妇产科邢台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指导意见:急救措施 惊厥能使患儿呼吸停止,喉痉挛更属危险,必须迅速遏止。常用方法为立即肌注足量苯巴比妥钠,约8mg/kg;或副醛1ml/岁,一次最大量不超过5ml;或用10%水合氯醛溶液4~10ml保留灌肠。同时进行针刺疗法,常用穴位为人中、合谷、少商、印堂等。治疗喉痉挛则先将舌尖扯出,行人工呼吸,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及人工通气呼吸。   2、钙疗法 迅速补充钙质是紧急处理惊厥病例的一件紧要事情,千万不可因为等待血钙测定而延迟钙疗法以致危及生命。须将葡萄糖酸钙(10%溶液稀释一倍)由静脉注入。一般在新生儿时期应用5%溶液,每次10ml;较大婴儿可用10%溶液,每次10ml,每日1~3次,必要时连续2~3日,若痉挛停止即改成口服钙剂。静脉注射时,必须应用小针头,以等量的生理盐水或10~25%葡萄糖溶液冲淡葡萄糖酸钙液,然后徐徐注入(全剂需要10分钟或更久)
什么是婴儿手足搐搦症
陈耀恒医师
儿科河北省邢台威县贺营乡卫生院一级甲等
指导意见:婴儿手足搐搦症多见于1岁内小儿,尤以3~9个月发病率最高,冬春季多见。主要由于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代偿功能不足或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致血中游离钙降低,
婴儿手足搐搦症都有哪些症状?
范增军医师
内科河北邢台贺营医院一级甲等
手足搐搦:手术时甲状旁腺误被一并切除,挫伤或其血液供应受累时,都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不足,引起手足搐搦。
婴儿手足搐搦症请问传染吗
刘英新医师
内科威县七级中心卫生院一级甲等
指导意见:不传染,应立即控制惊厥,迅速补钙,可同时给予维生素D治疗。可用鲁米那、水化氯醛或安定等镇静剂止惊,并防止窒息,有喉痉挛时须将舌尖拉出,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婴儿手足搐搦症该如何治疗?
任立存
儿科威县贺营乡赵庄卫生室一级丙等
这情况跟维生素D和钙缺乏有关,可计较补充治疗的,具体治疗方案应该遵循临床医生的指导意见的。
婴儿手足搐搦症得了这病怎么治疗
主治医师
内科
  首先是急救,使惊厥或喉痉挛等危险症状停止。其次是补充钙质,使血钙迅速上升,惊厥等症状不再出现。然后给予大量维生素D,使钙、磷代谢恢复正常,本病得以根治。   1、急救措施 惊厥能使患儿呼吸停止,喉痉挛更属危险,必须迅速遏止。常用方法为立即肌注足量苯巴比妥钠,约8mg/kg;或副醛1ml/岁,一次最大量不超过5ml;或用10%水合氯醛溶液4~10ml保留灌肠。同时进行针刺疗法,常用穴位为人中、合谷、少商、印堂等。治疗喉痉挛则先将舌尖扯出,行人工呼吸,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及人工通气呼吸。   2、钙疗法 迅速补充钙质是紧急处理惊厥病例的一件紧要事情,千万不可因为等待血钙测定而延迟钙疗法以致危及生命。须将葡萄糖酸钙(10%溶液稀释一倍)由静脉注入。一般在新生儿时期应用5%溶液,每次10ml;较大婴儿可用10%溶液,每次10ml,每日1~3次,必要时连续2~3日,若痉挛停止即改成口服钙剂。静脉注射时,必须应用小针头,以等量的生理盐水或10~25%葡萄糖溶液冲淡葡萄糖酸钙液,然后徐徐注入(全剂需要10分钟或更久)。如静脉注射速度太快,大量钙质将由尿排出,从而减低其疗效,而且可因暂时性血钙太高而致心传导阻滞,甚至发生意外危险。对婴儿作肌注时,应将10ml的10%溶液分两臀注入肌肉深处,以免局部用量太大而发生硬肿及腐烂等反应。   在注射葡萄糖酸钙的同时,须口授氯化钙,初次给较大量,约为1.5~2g,必须用30ml的糖水或果子水溶解后口服,否则刺激胃粘膜。首次大量口服氯化钙之后,可给10%溶液,一日3~4次,每次5~10ml。剂量的多少可依症状的轻重、年龄的大小而决定。氯化钙治疗须继续至少1周,必要时以后改服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在新生儿时期亦须如此。如遇严重病症多次惊厥者,可给静注葡萄糖酸钙5~10ml,每日2~3次,惊厥停止后口服维生素D每日1000~2000IU。约3~4周后改为每日口服400IU。   氯化钙含钙27%,入人体后发生两种作用:①血内钙量提高;②因氯化钙有强烈的酸化作用,可促进钙离子化,于是血内的钙离子速增,痉挛不易复发。   若幼小的婴儿同时发生腹泻或各种热病如上呼吸道传染病),或较大患儿同时有肾脏疾患,则在应用氯化钙时易致酸中毒,必须谨慎。在门诊每次仅给2~3日的氯化钙药量,服完后斟酌情形再开新方,如此可以避免   因长期给药而并发酸中毒。此外,一般需给乳母口服适量钙剂及维生素D。   乳酸钙含钙13%,葡萄糖酸钙含钙9%,磷酸氢钙含钙23%,服钙剂时应计钙元素量。   如上述治疗不见功效,可以口服或肌注VD10万IU,最大量不超过20万IU,避免因剂量太大而致维生素D中毒。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