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 详情页

异常凝血酶原高如何下降

我家的孩子发烧了,去医院做了一个医生让化验血常规,结果显示异常凝血酶原高,异常凝血酶原高怎么降?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山东省立医院

问题分析:如果单纯凝血酶原时间升高,其是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查试验。提示二、七、九、十因子缺乏,是严重肝病等导致的。因此,需要给予输注如果出血严重的,可以给予输注血浆,或者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治疗。同时积极的进行凝血因子以及肝功能等检查,来进一步明确原因,再给予积极的去除病因治疗。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是什么原因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是反应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实验,正常参考范围为31-43秒,超过正常对照值10秒以上为异常。如果延长,说明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有异常,如因子12,11,9,8,10,5,2和纤维蛋白原。也可见于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症。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临床意义是什么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功能的指标。正常范围是11-13秒,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是偏高。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常见于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缺乏,如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凝血因子2,5,9,10,7缺乏等,另外严重的肝病,维生素K缺乏症,纤溶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口服抗凝剂,如华法林等,凝血酶原时间都会偏高。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是什么意思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偏长,也叫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英文缩写PT,时间延长主要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比如因子Ⅹ以及纤维蛋白原缺乏、严重肝病等,也有可能跟药物有关系。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是怎么回事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多见于严重的肝病,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血管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用抗凝药物如口服抗凝剂和异常抗凝物质的存在等。凝血酶原时间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检测指标。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有什么后果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凝血酶原时间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检测指标。如果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多见于严重的肝病,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血管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用抗凝药物如口服抗凝剂和异常抗凝物质的存在等。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怎么回事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可以反映肝脏的储备功能,合成功能以及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凝血酶原时间偏高,说明存在肝脏的损伤,凝血时间相应延长,如果受伤的话,凝血时间会延长,对止血不利。需要进一步检查,并及时治疗。
凝血酶怎么治疗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原时间偏高,也许是肝脏疾病或者是肾病导致的,当然也不能排除其他疾病的原因。首先要去医院,确诊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然后才能对症治疗的。这种原偏高是不行的,一旦有出血或者有手术,会导致出血不止的,对身体造成伤害一定要积极治疗的。
什么是异常凝血酶原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凝血酶原是凝血酶的前体,异常凝血酶原是指在缺乏维生素K的情况下,由肝脏细胞合成的凝血酶原。异常凝血酶原的正常值应该<20μg/L,异常凝血酶原可以作为判断肝脏细胞癌的一个指标。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偏高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偏高说明参与内源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功能的缺乏,比如凝血分子3,7,10,2,1等缺乏时,就会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此外维生素缺乏症以及鼠药中毒者也会出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偏高的现象。
异常凝血酶原高如何下降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如果单纯凝血酶原时间升高,其是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查试验。提示二、七、九、十因子缺乏,是严重肝病等导致的。因此,需要给予输注如果出血严重的,可以给予输注血浆,或者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治疗。同时积极的进行凝血因子以及肝功能等检查,来进一步明确原因,再给予积极的去除病因治疗。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