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 > 详情页

尿崩症是什么意思

我最近无不良嗜好,但经常感到尿频,去检查确诊为尿崩症,这是什么意思?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问题分析:尿崩症一般可以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它的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尿量超过2500毫升每天,夜尿显著的增多,有极少数人会超过十升每天。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抗利尿激素不同程度的缺乏,或是多种病变引起肾脏对抗利尿激素敏感性缺陷,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而引起的。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尿崩症是什么意思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尿崩症一般可以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它的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尿量超过2500毫升每天,夜尿显著的增多,有极少数人会超过十升每天。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抗利尿激素不同程度的缺乏,或是多种病变引起肾脏对抗利尿激素敏感性缺陷,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而引起的。
尿崩症是什么意思
张聪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尿崩症简单的说就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尿崩症和继发性尿崩症;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完全性尿崩症和部分性尿崩症;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暂时性尿崩症和永久性尿崩症。具体还得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才能知道是什么症状。
尿崩症看什么科?
喻婷主治医师
内科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三级甲等
指导意见:您孩子的尿崩症,这是有抗利尿激素缺乏导致的疾病了。属于内分泌科的范围的。这是可以去医院的内分泌科找医生诊断治疗的。
尿崩症可以治好吗?
胡瑛主治医师
内科聊城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指导意见:无特效治疗。主要治疗方法为保证液体入量和适当限制钠盐,以保证血容量和血钠在正常范围。水的入量须保持在6~10L/m2/d。并应注意足够的营养和热量。
怀疑尿崩症
杨阳医师
内科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三级甲等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来讲,考虑由于多种病变引起肾脏对AVP敏感性缺陷,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意见建议:建议患者要及时的到医院检查,最好对症治疗,要查明病因,去掉病因的,平时可以经常多跳跳的。
尿崩症 ,尿崩症可以根治好吗?
蒋欢梅医师
内科石家庄市中医院三级甲等
无特效治疗。主要治疗方法为保证液体入量和适当限制钠盐,以保证血容量和血钠在正常范围。水的入量须保持在6~10L/m2/d。并应注意足够的营养和热量。 由于患儿每排出一个mOsm的溶质需要排出8~12ml的水,若减少电解质的入量则可相应地减少水的排出。年长儿应限制钠盐的入量在2~2.5mmol/(kg·d)。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比例应相应地提高,蛋白质的比例应减少。磷的入量亦应适当限制。 在限制钠盐的同时,服用氯噻嗪类(cholorothiazide)利尿剂,可导致钠的负平衡,使尿量减少和尿浓度上升。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由于钠减少后,近曲小管对钠的回吸收增加,水分随之回收。实验证明,口服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60mg/(m2·d)〔或0.5~1.5mg/(kg·d)〕,同时减少钠的入量至1mmol(1mEq)/(kg·d),可使尿量减少40~50%。利尿酸(ethacrynic acid)120mg/m2/d口服,亦可起到同样作用。此类药物可使钾的排出增加,故需要注射或口服钾的入量不少于2~3mmol(2~3mEq)/(kg·d)。近年来应用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如消炎痛亦可起到减少尿量,增加尿比重的作用。
确认尿崩症
王泽成
妇产科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问题分析:你好,从你说的这些情况来看,尿崩症不适合怀孕,只有彻底治愈后才有可能怀孕意见建议:保持乐观态度,调节情绪,注意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尿崩症该就诊什么科室?
杨智勇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孝义市中医院二级甲等
指导意见:你好!综您所述,尿崩症是因有抗利尿激素缺乏导致的疾病了,属于内分泌科的范围的。建议您去医院的内分泌科找医生诊断治疗的。
尿崩症能治好么?
葛永海副主任医师
内科密山市柳毛乡卫生院一级甲等
问题分析:你好,您的情况是患有尿崩症,通常需要积极治疗,否则会出现水电解紊乱,影响身体健康,出现严重并发症。意见建议:建议您本证需要住院治疗,通常可以选择双氢克尿噻口服,必要时输液治疗,多可好转,及时补液治疗。
滴鼻剂治疗尿崩症
刘业生医师
内科铁力市桃山镇振兴社区卫生服务站一级甲等
肾性尿崩症治疗 你说的滴鼻净我不是很清楚是否可以治疗尿崩症的。 目前尿崩症无特效治疗。主要治疗方法为保证液体入量和适当限制钠盐,以保证血容量和血钠在正常范围。水的入量须保持在6~10L/m2/d。并应注意足够的营养和热量。 由于患儿每排出一个mOsm的溶质需要排出8~12ml的水,若减少电解质的入量则可相应地减少水的排出。年长儿应限制钠盐的入量在2~2.5mmol/(kg·d)。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比例应相应地提高,蛋白质的比例应减少。磷的入量亦应适当限制。 在限制钠盐的同时,服用氯噻嗪类(cholorothiazide)利尿剂,可导致钠的负平衡,使尿量减少和尿浓度上升。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由于钠减少后,近曲小管对钠的回吸收增加,水分随之回收。实验证明,口服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60mg/(m2·d)〔或0.5~1.5mg/(kg·d)〕,同时减少钠的入量至1mmol(1mEq)/(kg·d),可使尿量减少40~50%。利尿酸(ethacrynic acid)120mg/m2/d口服,亦可起到同样作用。此类药物可使钾的排出增加,故需要注射或口服钾的入量不少于2~3mmol(2~3mEq)/(kg·d)。近年来应用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如消炎痛亦可起到减少尿量,增加尿比重的作用。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