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详情页

心脏骤停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心脏骤停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问题分析:心脏骤停的急救方法,分若干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心脏复苏,必须快速建立高效的人工循环,进行气体交换,力争心脏回复起伏,应做胸外心脏按压,即节律地压迫心脏,以人工方式取代心脏自然收缩,从而实现保持循环,心前区被诊断为心脏骤停后,立即让病人平躺在硬板床上,叩击心前区,每次2次,强迫心脏复跳,下肢也可抬高五至十五秒左右,有利于回心血量充足。这样做有利于减轻心肺负担,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抵抗力。
其次是药物治疗,首先要给病人补充大量水份和电解质,同时给予脱水药和抗休克药如肾上腺素等。
此外,还有人工呼吸方式,口对口人工呼吸既简单又有效,应使病人头后仰,保持呼吸道畅通,再捏病人鼻孔,深呼吸后,对准病人口腔吹风,至胸廓扩张为一有效指征,16至20次/分为宜。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什么是心脏骤停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主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和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的终止。这一出人意料的突然死亡是医学上称为突然死亡。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室纤维性颤动。
心脏骤停病人的抢救流程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心脏骤停病人的抢救流程是要马上把病人的体位摆正,使病人充分暴露胸部,然后进行胸外按压,一般按压30次,然后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2次。做人工呼吸之前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如果有呕吐物或者是假牙都要取掉,然后反复做5个循环以后,判断一下病人的心跳呼吸是否有恢复。
心脏骤停的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常见的原因是发生了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其次是发生了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室停顿。最后是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如急性心肌梗死、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心脏骤停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心脏骤停的急救方法,分若干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心脏复苏,必须快速建立高效的人工循环,进行气体交换,力争心脏回复起伏,应做胸外心脏按压,即节律地压迫心脏,以人工方式取代心脏自然收缩,从而实现保持循环,心前区被诊断为心脏骤停后,立即让病人平躺在硬板床上,叩击心前区,每次2次,强迫心脏复跳,下肢也可抬高五至十五秒左右,有利于回心血量充足。这样做有利于减轻心肺负担,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抵抗力。其次是药物治疗,首先要给病人补充大量水份和电解质,同时给予脱水药和抗休克药如肾上腺素等。此外,还有人工呼吸方式,口对口人工呼吸既简单又有效,应使病人头后仰,保持呼吸道畅通,再捏病人鼻孔,深呼吸后,对准病人口腔吹风,至胸廓扩张为一有效指征,16至20次/分为宜。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心音消失,听诊听不到心音;触摸不到脉搏,血压也测不出来;意识突然丧失或者伴有短暂的抽搐,抽搐是全身性的,多发生在心脏骤停以后10s以内,有时伴有眼球的偏斜;意识突然丧失或者伴有短暂的抽搐,抽搐是全身性的,多发生在心脏骤停以后10s以内,有时伴有眼球的偏斜。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心脏骤停通常并不会有特别的症状。具体内容如下:患者在出现心脏骤停的前期,可能会出现一些非特征性的表现,比如心前区的疼痛、头痛、头晕,甚至是身体无力。最近工作压力过大、熬夜次数过多、酗酒、抽烟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心脏骤停。在心跳停止的时候,患者的表现并不是特别的,但由于没有特殊的表现,患者会忽视。年轻人出现心脏骤停往往和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他们会在网吧里玩到很晚,长时间的高强度活动也会导致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的原因有哪些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心脏骤停的原因有全身供血不足。心脏骤停的原因最为常见的是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室速。其次,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脏停搏,较为少见的是无脉性电活动。大多数是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发。
心脏骤停的征兆有哪些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心脏骤停的征兆有严重心率不齐、左臂经常酸痛、胸闷气短、心悸和晕厥、心绞痛、气急、心悸、易于疲劳、及其他非特异性的主诉。有资料显示50%的心原性猝死者在猝死前一月内曾求诊过,但其主诉常不一定与心脏有关。在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存活者中,28%在心脏骤停前有心绞痛或气急的加重。因此一旦发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心脏骤停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在心跳停止时,应迅速确定并启用紧急抢救机制,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确保器官的正常灌流,尽早进行脑部的防护,以增加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一、总体治疗1、基础生命维持:能迅速发现并判定心跳停止,紧急响应机制,进行胸部按压,打开气管,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可以进行电除颤。2、高级心血管辅助:开通呼吸道氧治疗、人工呼吸、循环辅助、水力通路、应用降压药、抗心律不齐等治疗方法,以查明心脏停止跳动的起因。二、药物疗法1、升血压药:肾上腺素:是一种拟交感药,是CPR的第一选择。可应用于室颤、无脉性室速、无脉性电活动、心室停跳等。它具有扩张外血管、升高血压、增加心脏、心脏等重要器官的作用。2、抗心绞痛药物:(1)胺碘酮:经2~3次肾上腺素治疗后,仍有非脉性室速-房颤者,可于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时,可静脉注射胺碘酮。氨碘酮能影响钠、钾和钙的合成,并能抑制α、β-肾上腺激素的吸收。(2)在无胺碘酮或自发循环复原后应用利多卡因。利多卡因能显著地抑制房颤的自发和亢进率,从而使房颤的临界点增加。(3)安神注射液:用于缓慢、慢性心律失常、心室停搏及无心律失常的患者。
心脏骤停对肾脏的影响有哪些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如心脏骤停过久或复苏后继续低血压,易出现急性肾衰竭。目前认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血液动力学稳定后肾功能下降是引起急性肾衰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年患者原肾脏病变尤多,心肺复苏初期发生肾衰竭,多为急性肾缺血,它比肾毒性的人恢复得更久一些。急性肾衰时往往伴随着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死亡率高。由于通常已使用大剂量脱水剂和利尿剂,临床上可见尿量恢复正常,甚至增加,血肌酐可增高。因此在进行血液透析之前应做常规检查以了解肾功能变化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继续血透或转流手术。此外,在预防及治疗急性肾衰竭时,应重视保持心脏及循环的有效功能,忌用伤肾药,急性肾衰竭发生后,应及时积极治疗,以避免引起慢性肾衰竭。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