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详情页

心肌梗死分期及每期特点是什么

心肌梗死分期及每期特点是什么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问题分析:心肌梗死有以下分期及特点:
一、超急性期:在疼痛发生后6~12个小时内T波突起,T点向上移动;
二、急性期:有病理性Q波,ST段上扬,呈单相位,48h后ST节向下移动,T波向反转。ST段在2-4周后回复为等电位,T波向反转,最深处为T型。
三、T波进展期为5~6个星期:T波由深到深,呈低平型或垂直型T型,持续时间长达几个多月;
四、陈旧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没有变化,Q波段保持。有些病例记录持续1年之后v1-v3,II.III、AVF的Q波会消失。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高侧壁心肌梗死是什么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高侧壁心肌梗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肌梗死类型,通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可能会导致高侧壁心肌梗死。对于高侧壁心肌梗死,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梗塞面积,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可以通过溶栓治疗或者介入治疗来尽快缓解症状。患者要少运动,饮食保持清淡,若出现该病症及时就医进行治疗,避免病情拖延,影响身体健康。
急性心肌梗死分期是什么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通常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分期是根据病理分的期。具体情况分析如下:急性心肌梗死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第一期是缺血期,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5分钟内的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第二期是心肌细胞失活期,是冠状动脉闭塞30分钟后至15小时的稳定期,此期心律失常比较少见。急性心肌梗死三期是修复期,是心肌梗死发生后5~7天,患者的心肌开始修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的特点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胸痛的主要特点如下:在心前区的疼痛或憋闷感,会在胸骨后方向左下方进行蔓延,直至到左侧肋骨和上腹部;向上方向可以蔓延到左侧的肩膀、后背、口腔、面部、头部和左上肢,这些部位都会有拉伸样、压榨性和绞窄性、挤压感的疼痛。疼痛时间通常在三十分钟及以上,持续较长,且患者经过休息或硝酸甘油口服后,并不会得到有效的改善。患者在出现心肌梗死后,心率、血压、脉搏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出现心动过速、心悸、胸闷、气短,伴随胸痛的症状,症状严重时,患者的憋闷感、濒死感会很明显。
急性心肌梗死疼痛的特点是什么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来说,急性心肌梗死疼痛的特点是胸痛持续时间长。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缺血性坏死,可能是冠脉病变而造成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的心肌急性缺血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疼痛的特点是痛苦以胸部痛为特征,一般为30分钟以上,在休息或舌下服用硝酸甘油难以减轻。患者平时应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保持合理的饮食,多休息,不要劳累,应该适当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等,通常对身体有好处。
心肌梗死的分类是什么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国际上有五型、I型心肌梗死,原发性冠状动脉病变有心肌梗死和II型心肌梗死,由贫血、感染、炎症引起;III型、猝死型心肌梗死;IV型,心肌梗死伴PCI;V型、冠状动脉搭桥有关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目前在我国有急性ST段升高心肌梗死和急性非ST段升高心肌梗死两种类型,心电图无明显表现,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查即可发现。
心肌梗死的胸痛特点是什么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心肌梗死的胸痛特点是胸骨后或心前区的疼痛。心肌梗死在病理上被定义为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心肌梗死最主要症状为胸痛,胸痛以胸骨后最典型,一直延伸至咽部或心前区。患者可有胸闷,气短等表现。对左肩左臂和后背对应处放射疼痛,有时上腹或剑突同时胸骨下段的背面常出现憋闷不舒服。一般情况下无明显诱因而突然出现,持续数分钟至数十秒不等。疼痛性质呈绞痛样,也可呈压迫性,或者是紧束感有灼烧样痛。
心肌梗死的原因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心肌梗死的原因有过度的劳累,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大量吸烟,饮酒等,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的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心前区疼痛。
心肌梗死分类是什么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心肌梗死分类,根据st段抬高的不同可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心肌梗死在病理上被定义为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分类为凝固性坏死和(或)收缩带坏死,常见的症状是胸骨后或心前区的疼痛,伴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较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更为严重,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能是心脏血管尚未完全阻塞而局部通了。
心肌梗死分期及每期特点是什么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心肌梗死有以下分期及特点:一、超急性期:在疼痛发生后6~12个小时内T波突起,T点向上移动;二、急性期:有病理性Q波,ST段上扬,呈单相位,48h后ST节向下移动,T波向反转。ST段在2-4周后回复为等电位,T波向反转,最深处为T型。三、T波进展期为5~6个星期:T波由深到深,呈低平型或垂直型T型,持续时间长达几个多月;四、陈旧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没有变化,Q波段保持。有些病例记录持续1年之后v1-v3,II.III、AVF的Q波会消失。
心肌梗死分期及每期特点有什么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心肌梗死分期主要为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和陈旧期,每期特点具体见下。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主要分为四期,即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和陈旧期,其中超急性期的心电图特点是可以出现直立、高耸的T波、急性期的心电图特点是可以出现ST段弓背向上的抬高、亚急性期可能会出现抬高的ST段恢复到基线的水平、陈旧期可以看见残留下的病理性Q波。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