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科
>
皮肤综合
>
详情页
冻伤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我家有很多孩子,他们总是喜欢把冰箱里的冰拿出来玩,说了很多遍还骂,他们只是不听,恐怕他们太小了,如果家里没人看到冻伤,那么来了解一下冻伤的急救方法是什么?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张文娟
主任医师
皮肤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问题分析:
要及时的治疗,以免造成神经血管损伤,在冷冻的环境中血管会收缩痉挛,严重的会造成肌肉缺血。建议多教育孩子不要玩耍冷冻的物品。万一冻伤要及时远离寒凉物品,我冻伤的肢体,恢复体温。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冻伤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张文娟
主任医师
皮肤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要及时的治疗,以免造成神经血管损伤,在冷冻的环境中血管会收缩痉挛,严重的会造成肌肉缺血。建议多教育孩子不要玩耍冷冻的物品。万一冻伤要及时远离寒凉物品,我冻伤的肢体,恢复体温。
冻伤的症状
张文娟
主任医师
皮肤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冻伤外表有红、肿、热、痛的表现,有明显的充血及水肿,甚至水疱,主要是由微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冻伤是由于寒凉的天气对这个局部皮肤的冻伤引起来的,如果是严重的冻伤需要去医院皮肤科就诊,必要时可以住院治疗。
冻伤了怎么办
王晓彦
主任医师
皮肤科
北京天坛医院
三级甲等
对于冻伤的患者,可以通过涂抹药膏等方式治疗。冻伤是由于暴露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身体组织遭受冷温度影响而引起的损伤。若不慎冻伤,应尽量远离寒冷的环境,进入室内或避免进一步接触寒冷的物体,并采取保暖措施,如用温暖的水浸泡受冻的手或脚。但不要使用热水袋、电热毯或直接对受冻的部位使用热源加热,或是摩擦、揉捏或按压冻伤部位,以免加剧损伤。冻伤后通常会出现皮肤红肿、疼痛、破溃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采用冻伤膏局部外涂,如京万红软膏。该药物为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敛疮生肌等多种功效,使用后可减轻冻伤所致的皮肤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促进创口收敛、结痂。
冻伤用姜可以吗
张文娟
主任医师
皮肤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冻伤多发生于冬季裸露在外的肢体部位,是因其承受了过低的温度,因而造成了损伤,这种症状可以用姜进行擦抹,坚持几天是应该有效果的,不过也可以尝试使用治疗冻伤的膏剂,平时出门时一定要注意保暖,戴口罩,戴围巾,防止冻疮的发生,也要注意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冻伤有什么禁忌
张文娟
主任医师
皮肤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冻伤有些禁忌比如如果发生冻伤了就不要再接触冰凉的环境,不要突然进入燥热环境,要做的是给予冻伤的部位一个舒适环境,不要再接触凉水,水温太高也不能接触。不要让冻伤部位接触到坚硬物质造成二次受伤。
冻伤怎么办
张文娟
主任医师
皮肤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迅速脱离寒冷环境,防止继续受冻。其基本处理方法都是要围绕着迅速复温这个目标转,防止进一步冷暴露以及恢复血液循环。早期可以用衣物或用温热的手覆盖受冻的部位,或其他身体表面使之保持适当温度,以维持足够的血供。
冻伤怎么处理
张文娟
主任医师
皮肤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用热水泡手,让手部在热水的刺激下感到麻麻的状态,浸泡3-5分钟。水凉了的话就再加水,泡完之后将水擦干,不要等到水自己蒸发了让手又寒了。擦干手之后涂抹上护手霜或者治疗冻疮的药物可以去除冻疮。
冻伤症状都有哪些
张文娟
主任医师
皮肤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冻伤一般分为四度,不同程度的冻伤,症状不同。一度冻伤是由于皮肤表面出现了红斑、水肿、感觉异常等症状。一般不会出现水泡,一般在一周左右就会慢慢的好转,皮肤剥落后无疤痕。二度冻伤是指表皮表层及表层的冻伤。症状是肿胀、疼痛、水泡、大泡,如果不是继发感染,一般2-3周水疱就会干燥,痂皮脱落,留下疤痕。三度的冻伤是全身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冻伤。患者的皮肤会从苍白变成青黑色,失去知觉能力,还会出现水泡、浮肿、脓包,并伴随着剧烈的疼痛。溃疡面是很难愈合的,很可能会留下疤痕,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四肢的正常功能。四度冻伤表现为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等部位的冻伤,皮肤呈现深灰色,并有部分的知觉、运动能力下降。干燥性坏疽发生于2-3个星期,合并感染时可出现湿性坏疽。在痊愈后,会出现机能失调。
耳朵冻伤怎么办
张文娟
主任医师
皮肤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冻疮已经发生在耳朵里了。这被认为与北方寒冷的气候和当地保暖措施不足有关。这时,应该特别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按摩耳朵里的冻疮,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改善症状戴帽子盖住耳朵。多喝热水,多锻炼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脸颊冻伤怎么办
张文娟
主任医师
皮肤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可以外用药膏来进行治疗,做好保暖,可以每天用热毛巾敷,坚持进行按摩皮肤,来促进血液的循环,另外也是需要注意如果有脓液的情况,需要做好消毒,再进行抗感染治疗就行了。
常见科室
男科
皮肤科
性病科
妇科
儿科
老年
外科
内科
生殖
传染科
神经内科
五官科
整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