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详情页

心梗介入治疗指征是什么

心梗介入治疗指征是什么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问题分析:一般情况下,心梗介入治疗指征是心肌梗塞急性期、窗口期。具体内容如下:
如果心梗处于急性期、窗口期,则都属于心梗介入治疗的指征,需要立即行介入治疗。因为越早治疗,心肌损伤越容易恢复,预后越好。目前来看,介入手术成功率非常高。部分患者术后有心内异物感,通过心理疏导可以缓解。如果没有进行介入治疗,可能会导致问题越发严重,预后较差。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前壁心梗是什么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前壁心梗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性心肌坏死。临床表现呈突发性,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特征性心电图动态衍变及血清酶的增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
心梗初期什么症状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心梗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出现胸疼,胸痛可持续10~20分钟以上,呈剧烈的压榨性疼痛,患者往往会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胸痛可以向左上臂、下颌、颈、背、肩等部位进行放射。
心梗的前兆是什么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心梗的前兆通常是心前区不适、心绞痛、大量出汗、气急、恶心、心悸、烦躁、乏力、呕吐等。需要到医院进行心电图、冠状造影、心脏彩超等检查。梗塞的范围不大,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梗塞面积大于75%时,应行支架术。心梗患者要注意情绪的稳定,避免过度疲劳,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时要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荤素搭配,适当的运动。
心梗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来说,心肌梗塞的主要症状是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并伴有出汗、恶心、频死感、心肌酶增高等。患者需要加强抗栓,可以使用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抗凝药、强他汀降脂镇静斑块、增加硝酸盐类药物来改善心肌的供血,如果无禁忌,可以同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ACEI/ARB类药物,如果出现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应采取溶栓或急诊介入。
心梗的症状是什么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心梗的症状主要是最常见的是胸骨后或者心前区的疼痛,疼痛向左肩左臂放射疼痛,有时候在上腹部同时胸骨后会有憋闷不舒适的感觉,疼痛的剧烈时间比较长,并且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还有急性心肌梗症状表现为在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出现胸部针刺样、刀割样、烧灼样、压榨样剧疼等症状。
心梗介入治疗后需要继续服药吗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心梗介入治疗后需要继续服药,具体分析如下:介入手术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长期服药,而且介入手术后的用药一般都是终生服药。介入治疗后,心脏血管虽已开通,但仍然存在再凝血的危险,因此要采取抗凝、降压、降血脂的药物等措施,以防止外科血管或其他心脑血管栓塞。另外还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血压、血脂、血凝系列等,并及时调整用药。
心梗介入治疗后注意事项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心梗通常指心肌梗死。一般情况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注意事项有生活护理、遵医嘱用药等,具体内容如下:1.生活护理:如果患者因患有心肌梗死而进行了介入治疗,治疗后,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吸烟、饮酒,以免加重身体负担。2.遵医嘱用药: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按量使用药物,切忌随意停药,也不能自行增加或减少药物的剂量。
心梗介入治疗指征是什么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心梗介入治疗指征是心肌梗塞急性期、窗口期。具体内容如下:如果心梗处于急性期、窗口期,则都属于心梗介入治疗的指征,需要立即行介入治疗。因为越早治疗,心肌损伤越容易恢复,预后越好。目前来看,介入手术成功率非常高。部分患者术后有心内异物感,通过心理疏导可以缓解。如果没有进行介入治疗,可能会导致问题越发严重,预后较差。
心梗脑梗前兆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出现了心梗或者到公司主要是表现为缺血的症状,比如心慌气短,胸闷,或者是出现后背疼痛,有一些病人出现脑梗死的时候会出现言语不利,平时应该注意饮食问题。切忌冷食。
心梗三项中MYO是什么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心梗三项中MYO是指肌红蛋白,是心肌损伤的一种标志物。MYO的灵敏度极高,在心肌损伤标志物中反应最快,通常1-2个小时之内就能有所反应,对于鉴别急性心肌梗死,有极大帮助。但是MYO的特异性较差,在血液中消失的较快,一般24小时内就会完全消失。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于激动,适当参加轻松的户外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