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综合 > 详情页

婴儿黄疸值437怎么搞

我姑娘新生儿黄疸,黄疸值437.6.做磁共振检查出胆红素脑病,想问怎么搞啊?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问题分析:如果存在黄疸是需要对症处理的。新生儿黄疸可以表现出发黄的表现,另外,通过经皮测胆,以及抽血检查胆红素,可以发现胆红素增高,其中最常见的是溶血性黄疸,黄疸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之分。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初生婴儿黄疸高怎么办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初生婴儿黄疸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治疗:新生儿出现黄疸偏高有两种情况,一是生理性黄疸,二是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的颜色不是很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的胃口会越来越好,精神也会越来越好,一般十天左右就会消失。第二种是病理性黄疸,一般婴儿黄疸的出现时间较早,或是病情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多见于出生后15天,黄疸指数大于15mg/ml,多见于早产儿,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婴儿30天黄疸值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已经出生30天的婴儿黄疸指数应该早就降低下去了,可能就会有2-3。如果现在黄疸还是较为明显,首先需要考虑是不是母乳性的黄疸,需要暂停哺乳,观察几天看看,如果还是没有降低的话,那么就需要去医院检查有可能会需要照射蓝光。
婴儿黄疸症状是什么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婴儿黄疸会出现躯干和面部略黄、口腔黏膜苍白、粪便变成白色陶土状等症状。婴儿在出生后第二天或第三天就会出现黄疸。患者面部、躯干或四肢通常有轻度黄色染色。这种症状通常会一周内消退。是正常的生理发黄情况,通过护理可以自然痊愈。部分婴儿黄疸症状会较深,持续时间较长,半个月到二十天不等,甚至会残留黄疸。生后一周或几周出现黄疸,并伴有发热和面色苍白,就可能出现败血症。随着黄疸的加深,大便会慢慢出现白色粘土样。这属于梗阻性黄疸。婴儿需去医院体检,及时治疗疾病。
初生婴儿黄疸怎么退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宝宝的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两种,建议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对症治疗。具体情况分析如下:生理性的黄疸通常在3-5日内达到峰值,5-7天后会慢慢消失,通常14天左右就会消失,生理学性黄疸可以通过多给宝宝喂食、排泄。病理性的黄疸可以通过服用蓝光来促进黄疸的消失。在孩子服用药物的时候,可以多让孩子多晒太阳,因为太阳光中也会带着蓝色的光芒,所以要多吃东西,多拉大尿,这样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初生婴儿黄疸值是多少
陈瑶副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刚出生的胎儿黄胆一般在六以下,但两到三天就会出现胆红素增高的现象,两到三周达到高峰,一个月左右就可消退。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数值不会达到18以上,是由于体内多余红细胞的自身破坏,产生的胆红素不能够被肝脏完全的摄取,血液中的胆红素就会增高,沉积在皮肤粘膜上,就出现了黄疸的现象。
婴儿黄疸是什么
陈瑶副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婴儿在出生后2-3天,可以看到皮肤,粘膜,以及眼结膜发黄的现象,这种现象就叫做黄疸。黄疸的出现是由于孩子出生以后,不需要那么多的红细胞携带氧气,多余的红细胞破坏和肝功能代谢不全所造成的,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婴儿黄疸是什么
陈瑶副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在新生儿的早期,由于胆红素代谢的特点,即使是在新生儿的正常发育过程里也会出现一过性的高胆红素血症,称为生理性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由于新生儿毛细血管比较丰富,血清胆红素超过5mg的时候,在皮肤上就可以察觉出来黄疸。
婴儿黄疸是怎么来的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婴幼儿出现黄疸的主要因素有:1、宝宝的胆红素代谢特征、胆红素分泌过多、胆红素的排泄功能不足等;2、也可以由儿童的饥肠辘辘造成;3、由于红细胞过量被摧毁和肠道肝脏的血液循环的增加,所以在血液中没有被连接的胆红素会增高,原因有:4、新生儿的肝内胆红素出现代谢紊乱,导致胆汁排出不畅;5、婴幼儿出现腹泻,由此造成身体中的胆红素的重复摄入,造成黄疸;6、有可能是因为哺乳期母亲患病和过量的油脂摄取导致的。
婴儿黄疸怎么测
陈瑶副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宝宝的情况是黄疸可以到医院检查,黄疸指数或者是抽血化验肝功能可以检查黄疸的轻重程度,在家没有方法测量,每天带宝宝晒太阳,如果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带宝宝照蓝光治疗,停止母乳喂养3~5天,观察宝宝是否是母乳性黄疸是否能够缓解黄疸的症状。
婴儿黄疸怎样晒太阳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来说,婴儿黄疸以下方式晒太阳,具体分析如下:婴儿黄疸为生理性的黄疸,一天可以分为两次,每次10到15分钟,可喂奶后半个小时出门,在秋天和冬天的早上9-10钟,下午3-4点钟,在春天的时候可以在早上8到9钟,下午4-5点钟,这样可以避开阳光的照射。并且同一部位不宜长期曝晒,可以更换姿势,做好保暖,以免着凉。家长应该让患儿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注意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和室内空气新鲜,适当到户外活动,增加抗病能力。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