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男科 > 详情页

睾丸15ml有多大

睾丸15ml有多大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李明 副主任医师 外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问题分析:一般来说,睾丸151ml是无法判断的。
睾丸是一个实质性的器官,所以15ml是无法判断的,睾丸大概跟鸡蛋黄一样大。如果睾丸偏小,可能是先天性发育问题,或者是后天疾病引起的睾丸萎缩。
建议患者出现相应症状后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准对治疗。此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等食物;同时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保持好的心情。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10个月宝宝睾丸有多大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这个问题考虑是先天性的症状,一般只要触摸一下左右对称,基本是黄豆大小,应该就没有问题。可以继续观察,发育正常,就问题不大的。到青春发育期以后,睾丸才会逐渐增大。
18周胎儿有多大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孕18周时胎儿就开始经常出现胎动症状,这时胎儿体长已接近20cm左右,体重大约200g,胎儿手指甲、脚趾甲肉垫已成型,指纹开始显现,小眼睛移到合适位置上,耳朵往头上抬,绒毛开始布满身体,肠道开始蠕动进行活动。孕妇此期应进行唐氏筛查、推荐正常膳食、确保营养均衡、适量维持微量元素及钙的含量等、并定期产检。
儿童睾丸积液的危害有多大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如果确诊是这样的病的话,可以手术治疗的,不要延误病情的。如果是鞘膜积液,可去医院做鞘膜翻转术治疗,保持愉快的心情,平时要多注意卫生注意休息,生活规律,去医院泌尿外科手术治疗。
十七周的胎儿有多大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十七周的胎儿身长17厘米。一般17个星期的孩子是4个多月,胎儿身长17厘米,重量130克,双头径4.0厘米,股骨长度2.55cm,通过外阴检查,可以判断出孩子的性别,并且已经有了正常的呼吸系统。B超能看到脊椎的影子,头发已经开始生长,怀孕的妇女有胎儿的感觉。在这段时间里,怀孕期间要注意补充钙质,在医生的建议下补充钙,可以多吃一些骨头粥。
7周的胎儿有多大
张露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7周的胎儿大约是2.5厘米,具体分析如下:在怀孕7个星期的时候胎儿的身体已经有了人类的形状,他的身体也在不断的生长,已经开始在四肢末端长出手指和脚趾了。除了肢体的生长之外,胎儿的头部也逐渐的发育,两个大脑半球也逐渐的发育起来。牙质和口腔也正在组织自己的结构,目前胚胎仅有一条类似于蝌蚪的小尾巴,之后会逐渐消失。
怀孕六十天孕囊有多大
张露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妊娠60天,孕囊的直径通常在3-4cm之间。不过这种情况也有个人的不同,具体要看自己的排卵时间是早还是晚;怀孕多久的判断具体要看胚胎中的胚胎大小,而不是孕囊的大小。女性正常的生理周期是60天,胚胎的出芽率大概在2cm。最后要看胎儿的脉搏,胎儿的质量一般都发育良好,再通过胎儿的大小来计算孕周和预产期。
疥疮的危害有多大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疥疮的危害比较大,建议患者积极治疗,具体分析如下:疥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危害,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疥疮的传染源,因此有较高的发病率。疥疮可以通过亲友间的传播,从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疥疮的主要表现为瘙痒,特别是在晚上,会让人无法正常的休息和睡眠,从而影响学习、工作、生活,长时间的瘙痒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甚至是精神分裂症。
男人的睾丸有多大
李明副主任医师
外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三级甲等
男人的睾丸有多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因年龄而异。成年男子的睾丸容积为16毫升左右。通常位于阴囊中,左右各有一个,通常呈椭圆状,左边略小于右边,右边略高于左边。通常可以根据睾丸的尺寸,摸其纹理,以及确定其所在的部位来确定其有无损伤。如果睾丸变大或变小,需要进行彩超的检测,判断是由于急性炎症还是由于睾丸的生长而导致的。
七岁小孩睾丸有多大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睾丸属于性器官,一般在进入青春期后会迅速发育增大,青春期以前睾丸发育都很缓慢。成人睾丸长3.5-6厘米,宽2.3-4厘米,厚2-2.8厘米,每侧睾丸重16-67克。一般左侧者比右侧者低约0.5厘米。有的人睾丸一大一小,一高一低,如果差别不大,均属正常。
三十周的胎儿有多大
张露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来说,三十周的胎儿大约在1650克左右。怀孕30周时,胎儿的发育状态大致稳定,各项器官以及肢体发育基本完善,胎动良好。建议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大枣、油麦菜、黑芝麻等含铁量丰富的食物,适量吃奶制品、牛肉、鱼肉等高蛋白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证营养均衡,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态平和。还要注意检测胎动情况,定期做胎心监测和超声检查。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