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科 > 针灸按摩 > 详情页

艾灸出来的是汗还是水

性别:男

艾灸出来的是汗还是水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问题分析:一般来说。艾灸出来的是汗。
艾灸是通过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刺激,将患者体内的邪气逼出体外,使患者的毛孔打开,排出体内的毒素,以汗的形式排出体外。建议患者在艾灸后一个小时之内不能够碰冷水,同时不能洗澡。建议患者前往正规机构进行艾灸。
此外,如果出现不良症状,建议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前往医院就诊检查,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艾灸不出汗是什么原因
王燕主任医师
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艾灸不出汗,并不是说明艾灸效果的好坏。艾灸是在局部进行刺激,艾灸出不出汗和气温、体质及灸火有关,如果气温低,体质好且灸火低,那么就有可能会在艾灸时不出汗。
艾灸出泡怎么判断是烫还是排毒
王燕主任医师
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艾灸出泡烫伤和排毒是有一定区别的。出水泡且化脓则可能是由烫伤所导致,若只有痕迹没有水泡则是排毒。艾条离着皮肤有一定的距离,也收获一两个水泡,火没有直接烫到皮肤,这便不能叫着烫伤。艾灸出水泡大多时候是因为排毒反应,湿气,寒气重,经络不通而造成的大的或小的水泡,是身体里病邪往外发的表现。烫伤不管创面大小,体液渗出都会发生,会在皮肤的表面出现水疱,红肿,脱皮,发白等。艾灸出泡不要自行挑破挤压,水泡里的液体可以自行吸收,注意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烫伤后需注意立即将湿衣服脱去或者剪破,淋水,将肢体浸泡在冷水中,直到疼痛消失为止。烫伤后切不可在创面上涂抹牙膏、鸡蛋清以至食盐、酱油、红药水等,避免影响病情观察与处理,应该用干净的纱布包住创面及时送往医院。
艾灸后出了一层水是排的湿气吗
王燕主任医师
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当在进行艾灸的过程中,大多都是会出水的,这个是因为体内湿气重,它在出水的情况下就意味着是在排除体内的湿气,并且在排湿气的过程中还要观察出的水的颜色,假如它是无色的就是寒湿,假如是黄色的情况下就说明体内有郁热,假如是血性的说明体内湿毒很盛,必须老是坚持艾灸。
艾灸贴贴肚脐的功效
王燕主任医师
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这个的功效是,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脐疗的功效健康方面:快速改善内脏及组织的生理及病理活动,提高免疫力,强身健体特别对体质较弱、失眠多梦、寒性胃痛、腹泻者有极好的改善作用。
艾灸贴在身有水珠是汗还是湿气
王燕主任医师
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艾灸贴在身上后出现的水珠是汗液,就是艾灸的温度过高,导致皮肤水液渗出,也就是说烤出水泡了。这种情况要注意防止皮肤黏膜的破溃,防止感染。一般艾灸灸柱与皮肤5cm左右比较合适,能够保持适当的温度,也不至于过热。如果过热,我们可以抬高烧烤点与皮肤的距离,或者在皮肤与艾炷中间夹一层毛巾或者衣服类,防止皮肤被烫伤。
艾灸熏肚子几天一次还是天天熏
王燕主任医师
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根据不同症状,使用艾灸的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养生意识也慢慢增强,很多人选择用艾灸仪进行艾灸养生。平时如果身体没有什么病痛的话,艾灸只是为了日常保健,每隔3-5天艾灸保健穴即可。如果用来疗养的话,每次施灸15~20分钟为宜,每天灸1次,连灸10次,也就是10天为一个疗程。这样每天坚持着来做,连灸一段时间后,就会明显的感觉身体很舒服,精神状态也会很好。更重要的是,艾条熏肚脐,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消除亚健康,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艾灸仪器使用时也要注意控制温度,切忌持续开的时间太长,尤其是晚上的时候,用后及时熄灭,避免引起火灾。
艾灸烟大好还是烟小好
王燕主任医师
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艾灸烟大、烟小是加工过程不同,效果都是一样的。艾条是加工的时候直接将艾草粉碎,经过过滤得到艾绒,然后用桑皮纸卷起来就是艾条,这种艾条烟是比较大的。将艾草翻炒、脱水等工艺加工之后粉碎成粉,加入水再加工,成品出来后用机器切割,这种艾条烟是比较小的。烟大可能是加工艾条的时候工艺粗糙,烟小是加工艾条的时候工艺程序多了一些。艾灸不管是烟大、烟小都可以起到温经散寒、排毒泄热的效果,不用太纠结。做艾灸的时候需要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先从小剂量开始,时间不要过长,慢慢的再加量、加时间,穴位要找准。如果不小心烫伤要及时的使用消炎药消炎。
腹水艾灸哪个部位
刘正新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出现腹水的患者可以艾灸水分穴、气海穴、足三里等。具体分析如下:1.水分穴:此穴位是任脉上的穴位,具有健脾和胃、理水润肠的作用,在前正中线上,脐上1寸的位置。适用于腹水的患者。2.气海穴:此穴位激发人体正气,调节人体气血津液运行,适合腹水患者调理,位置在前正中线,脐下1.5寸的位置。3.足三里:此穴位是胃经的合穴,也是纠正人体失衡状态的大穴,位于犊鼻下3寸,有腹水的患者可以艾灸此处。
先拔罐还是先艾灸
王燕主任医师
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原则上是先拔罐、后艾灸。拔罐是针对经络穴位或疼痛点进行刺激,能让痛点周围的风寒湿邪聚积一处,此时若再艾灸温通,能将痛处的邪气排出。所以一般是先拔罐,之后艾灸。但如果近期感觉上火严重,那么就先艾灸,后拔罐,这样艾灸后,可以使用拔罐来灭火气。建议到正规中医院检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拔罐和艾灸的顺序,理疗后注意不要着凉,半小时内不用冷水或洗澡。
先刮痧还是先艾灸
王燕主任医师
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艾灸和刮痧的顺序需要根据患者体质的不同来决定先后顺序。如果患者是体质虚弱者,可以先艾灸后刮痧,如果患者是寒症体虚者可以先刮痧后艾灸。如果患者是正常的体质,那么建议两者不要同时进行,患者在刮痧后,皮肤会比较脆弱,如果这个时候再进行艾灸,对患者的身体会造成伤害。不同体质都是不一样的,建议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去选择先刮痧还是先艾灸。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