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异位性皮炎又称遗传过敏性皮炎,随年龄的增长,临床症状各异,皮疹由渗出性向慢性苔癣化转化。常伴发和本病相关的皮肤症状,出现皮肤苍白干燥,毛周角化,下肢鱼鳞病样改变,下睑皮肤皱褶,眼周黑晕,掌纹多面细,指趾皮肤温度低及少汗,易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
儿童期由婴儿期演变而来,6-10时出现湿疹型和痒疹型两种类型的皮疹。1.湿疹型多局限于四肢,在肘窝、膕窝、两小腿伸侧或颈外侧出现针头大丘疹、丘疱疹,融合成片,表面干燥,被覆灰白色鳞屑或皮肤出现轻度浸润肥厚,形成苔癣化。2.痒疹型多见于四肢伸侧及背部,出现正常皮色或棕褐色米粒大丘疹,酷似寻常痒疹,因瘙痒剧烈,表面有瘕、抓痕,常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
防治:本病因有遗传因素,病程长,治疗较困难,原则是减少本病的激发因素,使症状减轻或缓解。1.一般防治原则:避免外来的刺激(衣服要宽松轻柔,不穿丝、毛、化纤衣服,避免过勤地洗澡。等)注意室内环境卫生,尽量减少室内的致敏源。减少出汗,以免加重痒感。注意饮食性质和配制,避免使用易置敏和有刺激性食品。2.全身治疗:脱敏及止痒。采用各种方法和药物控制瘙痒,以阻断由瘙抓而引起的恶性循环。3.局部治疗:根据症状和皮疹情况选用不同剂型的外用药。
建议你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这样才能减轻你女儿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