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综合 > 详情页

男孩10岁,2014年5月查抗0高达560,其余血沉和血象都

性别:男

年龄:10岁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男孩10岁,2014年5月查抗0高达560,其余血沉和血象都正常,10月再查564,于是打了一针长效青每素。2015年5月再复查,抗0为474,又打了一针,然后现在9月急性扁桃体炎高烧,兼双小腿肚子疼,紧绷的疼,走路都困难,查抗0为434,血沉和C反应蛋白均正常,想咨询医生抗0长期这么高,是腿疼的原因吗?怎么才能降下来这个值?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打过长效青每素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医生给出指导意见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王继超 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一级甲等 天津市蓟县官庄镇卫生院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现在患者的症状,初步考虑应该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并且伴有全身肌肉关节代谢异常的情况
针对患者的情况一般最有效的药物就是用青霉素进行治疗,现在数值比较高考虑体内还是有炎症感染,腿疼应该就是这种情况所导致的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儿童血象高会导致什么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孩子血象高可能是因为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肺炎,败血症等。第二种是由某种病毒引起的,例如乙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第三种是过敏症、血液、药物、过敏症等。血象高会导致反复发烧,所以在治疗时要先找出病因,然后选择合适的药物。血象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不同升高情况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其危害与对应的疾病情况相关。
什么是血象高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出现血象偏高,就是说明有细菌和病毒感染,长期得不到明显的好转,就会造成病情加重,患者就会表现为发热,咳嗽和咳痰。也会造成有气管和肺炎等情况的发生,所以必须尽早进行调理治疗。如果有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增高,主要是细菌感染的表现。需要尽早应用抗菌药物进行调理。淋巴细胞偏高,主要是病毒性感染,需要应用抗病毒药物。
血沉25正常吗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血沉25不正常,因为正常成年男性,血沉正常范围是0-15mm/h,成年女性是0-20mm/h,25都是血沉轻度增快。血沉轻度增快可能是生理性的,如女性在月经期、12岁以下的儿童、60岁以上的老人。血沉轻度增快病理性的可见于轻度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血沉30严重吗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血沉30不太严重。血沉是指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加快可能是因为生理,比如女性妊娠期,月经期年老体弱。还可见于某些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
血沉35严重吗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并不是很严重,女性的正常范围是:<20mm/h。化验的血沉数值是35mm/h。属于中度血沉加快。中度增快见于急性或慢性感染、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肌梗死、肺梗死、伴有坏死的恶性肿瘤、高胆固醇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症、铅中毒、锌中毒、结核病、肾病、急性病毒性肝炎、过敏性紫癜等。
血沉高的原因有哪些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导致血沉高,像恶性肿瘤的迅速增长,可以导致血沉高,各种原因所造成的高球蛋白血症,肾炎,贫血,心内膜炎,肝硬化等,都有可能会引起血沉高。可以适当应用抗炎止痛类药物治疗,严重的可适当添加消炎类药物控制炎症。
血沉和c反应蛋白高怎么办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血沉和c反应蛋白偏高的情况,一般考虑炎症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血沉加快的情况,不排除存在风湿或者是结核病的可能性,而c反应蛋白偏高,可能是由于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血常规等检查,确诊后按照医嘱治疗,炎症明显多需要配合抗生素进行治疗。
血沉检查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血沉检查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大多数是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血液中带有负电细胞之间相互排斥,血浆中阻力因素存在,血液在体外静置红细胞沉降速率缓慢,单纯的红细胞沉降率偏差并无临床意义,要结合疾病特征和红细胞沉降率动态变化。
血象低危险吗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血象低就是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减少,如果白细胞数量轻度减少,中性粒细胞数量在1500/ml左右,一般不会引起明显不适如果中性粒细胞低于1000/ml,病人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症状,如果参加剧烈运动,容易发生咽痛,发热等表现。如果中性粒细胞低于500/ml,人体免疫功能会严重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出现高热,严重者会发生败血症,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低的不多就没多大危险。
血象高怎么办
张文娟主任医师
皮肤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日常应合理饮食,多饮水,加强护理,注意保暖,避免风寒,适当补充维生素,可应药物积极控制感染,发热应配合物理降温,咳嗽痰多等都要服用对症的药物,多可好转,具体应遵循临床医师的指导。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