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详情页

得心内膜炎,三月份做心脏换瓣手术,换的三尖瓣,恢复...

性别:男

年龄:45岁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得心内膜炎,三月份做心脏换瓣手术,换的三尖瓣,恢复还行。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最近三个月没进行过检查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现在想去开大货车,可以么?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古亮 医师 外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问题分析:您好,三尖瓣置换术后要吃较大剂量的华法林,并且最好能休息至少半年,而且不可以做重体力活,不能过度劳累。

程东鸿 内科 极速问诊
一级甲等 新建县大塘中心卫生院

问题分析:心脏换瓣手术切口多在术后7~8天愈合,三月份做心脏换瓣手术考虑已经恢复正常。
做心脏换瓣手术后不能从事过重大体力劳动,开大货车跑短途是可以的。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得了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办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感染性心内膜炎一旦确诊之后,首先要用抗生素药进行抗菌治疗,比如常见的青霉素或者是氨基糖苷类药物,若治疗无效可采用杀菌剂,比如头孢菌素。这种疾病病情比较长,所以说在治疗期间要坚持用药,做长时间改善不了,或者发生了难治性心力衰竭,可以做手术。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表现有哪些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因细菌、真菌和其它微生物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有别于由于风湿热、类风湿、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等所致的非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典型的表现有发热、杂音、贫血、栓塞、皮肤病损、脾肿大和血培养阳性等。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菌是什么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是葡萄球菌、链球菌、真菌,粪球菌等病原菌。通常情况下,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病原菌都可能会导致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建议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不干净的食物。
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治疗是什么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通常来说,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治疗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导致心脏瓣膜破裂、穿孔、腱索断裂、心肌脓肿等,所以要根据血液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当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时候,肿瘤在使用抗生素时体积变大,二尖瓣赘生物超过10cm,或肿瘤在二尖瓣关闭边缘时,应及早进行外科手术。
老年人心内膜炎是什么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老年人心内膜炎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大多数由于基本损伤而导致心内膜损伤,形成微小血栓,然后被细菌粘附。这种疾病有许多并发症,如心力衰竭、栓塞、心肌梗塞、传导障碍、心律失常等。一旦发现,应进行治疗以避免并发症,控制血糖和血脂。
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症状有哪些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细菌性心内膜炎有急性和亚急性之分,为病原微生物通过血行途径导致心内膜,心瓣膜及其附近大动脉内膜感染而伴赘生物形成所致。临床症状包括:发烧、心衰、心脏杂音、皮肤於点、脾大、贫血、动脉栓塞、微血管炎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发病急而危重,病死率高。多合并心肌脓肿、急性心肌梗死、化脓性心包炎、细菌性动脉瘤等。
细菌性心内膜炎要做什么检查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细菌性心内膜炎要做体格检查、尿液、血液检查、类风湿因子、免疫学检查、血培养、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检查、CT检查、牙科检查等。具体分析如下:1、体格检查:根据患者的心脏状况,确定其有无心跳的声音,并对其进行评估。观察是否有瘀点瘀斑、视网膜有没有血斑、脚趾手指有没有痛性结、手掌和足底有没有无痛性出血斑。2、尿液检查:常见的是镜下血尿和轻度的蛋白尿,一般是肾脏梗塞。有大量的红血管和大量的蛋白尿可能是弥漫性肾病。3、血液检查:亚急性细菌型心肌炎时,表现为阳性的正色素型正细胞性贫血,其白细胞数为正常或轻微上升,分级计数轻微向左侧移动。在急性细菌型心肌炎时,其白血细胞增多,核向左侧偏转。4、类风湿因子:检查有没有风湿免疫系统的问题。5、免疫学检查: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占25%,循环免疫复合体占80%。6、血培养:对细菌性心内膜炎和细菌感染的最主要检查手段。最近未经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血液培养的检出率超过95%,且90%的患者在住院当日采集到的样本均为阴性。7、超声心动图:能够反映病人的心脏结构,心脏功能,瓣膜结构和功能。8、心电图:AMI、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都有可能出现。9、X线摄影:肺内多个小片样的浸润影显示为败血症引起的肺动脉血栓。如果是左心功能不全,会出现肺部淤血、肺水肿等症状。主动脉上的细菌状动脉瘤可10、CT检查:CT对脑梗死、脑脓肿及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1、病理检查:有没有赘生物或者心内脓肿。能确定肿块的组成和本质。12、牙科检查:对牙髓炎、髓后脓肿、牙周炎症等口腔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
细菌性心内膜炎怎么办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来说,细菌性心内膜炎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具体分析如下:细菌性心内膜炎常见致病菌是肠球菌、链球菌等,首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如果是耐药性细菌感染,并且感染不能控制,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手术治疗,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当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规律作息,饮食需要保证营养均衡。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表现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呼吸困难、胸口疼、咳嗽、皮肤或黏膜有瘀点、食欲减退等,最常见的是发热症状,可有长期的不规则发热。栓塞在皮肤可有皮肤瘀点、欧氏小结表现,栓塞在内脏可有脾肿大、尿血、腹痛等表现,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的诊治,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检查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检查。具体分析如下: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要进行彻底的体检。首先要做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发现这种疾病的孩子会有贫血的表现,同时会有白细胞增多,尿常规也会有血尿。其次是血沉和生化指标,感染性心内膜炎会导致血沉加速,肝脏和肾脏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最主要的是要进行血液培养,并且要多次进行,才能得到比较精确的血液培养,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指导。此外,血液培养还可以作为停止使用抗生素的一个重要依据。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