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综合 > 详情页

中性细胞比率36.5↓淋巴细胞

性别:男

年龄:1岁

中性细胞比率36.5↓淋巴细胞比率55.0↑淋巴细胞数4.1↑红细胞压积0.323↓RDW-S红细胞分布宽度51↑RDW-C红细胞分布宽度14.70↑男孩,一岁半,身高76cm.体重9.7kg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张凯 医师 儿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问题分析:请问有什么表现吗?为什么查血常规呢?宝贝有发热吗?

追问:孩子不爱吃饭,只吃少量母乳,舌苔发白厚,脸色黄,发育迟缓,经常感冒

回复:建议可以查一下微量元素和补充养儿醒脾颗粒,改善厌食。

追问:孩子贫血吗,昨天晚上喂了一片健脾生血片

回复:可以的,血红蛋白多少?

追问:其他都是正常值。血红蛋白110,属于最低边缘值

回复:可以的,可以吃点健脾升血片。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宝宝淋巴细胞比率78.54有问题吗
卢成瑜主任医师
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宝宝淋巴细胞比率78.54,如果没有不适,没有问题;如果出现不适,可能有问题。宝宝的白细胞变化可能因为年龄差别而变化。如果宝宝除了淋巴细胞比率升高,没有发烧、咳嗽等症状,一般没有问题,家长注意密切观察即可。如果宝宝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炎症,家长应该带宝宝到医院进一步完善检查,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宝宝淋巴细胞高中性粒细胞低怎么回事
卢成瑜主任医师
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宝宝淋巴细胞高中性粒细胞低考虑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白细胞主要由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时段白细胞有着特殊的变化。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60%~65%,生后4~6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基本相等,中性粒细胞占30%,宝宝4~6天到4~6岁之间一直是淋巴细胞比例高于中性粒细胞,4~6岁之后则主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如果在这个区间之外,宝宝淋巴细胞高中性粒细胞低,则一般考虑有病毒感染,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小孩淋巴细胞数高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小孩血常规的正常参考值不便罗列,小孩儿血常规报告淋巴细胞比例要让医生结合小孩的年龄分析。孩子淋巴细胞是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共同特点是出生4-7天和4-7岁之间,淋巴细胞、中性细胞占比有交叉过程,淋巴细胞、中性细胞比例均等。出生4天内的婴儿白细胞很高,可达到20万以上,4天内的新生儿淋巴细胞的比例比中性细胞低,随年龄增长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到出生4-7天,淋巴细胞比例、中性细胞比例接近。随年龄增长,中性细胞会被淋巴细胞比例会超过出生4-7天到4-7岁这个阶段,淋巴细胞比例一直占优势,即出生4-7天到4-7岁淋巴细胞比例高。随年龄增长淋巴细胞慢慢降低,到4-7岁后降低接近成人数值。
孕妇中性细胞比率偏高是什么病引起的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孕妇中性细胞比率偏高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者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如果孕妇中性粒细胞有升高的现象,可能与孕妇自身生活习惯或是身体素质不佳有关,如果孕妇抵抗力降低,是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增高的情况的,平时长期熬夜、精神状态不佳、有不良习惯等都会出现此类情况。建议孕妇及时调整自身生活习惯,如果精神紧张,可以通过心理辅导进行缓解,此类症状不用进行治疗。
孕期淋巴细胞比率偏低是什么原因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孕期淋巴细胞比率偏低的因素如下。孕妇在怀孕期间检查出淋巴细胞比率偏低的情况,可能是生理因素导致的,也有可能是患有疾病。如果有淋巴细胞偏低的情况,但是没有其他异常症状,可以不用进行处理,是不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的。如果孕妇有异常症状出现,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避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中性粒细胞比率低淋巴细胞比率高是怎么回事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如果同时伴有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而且有发热,全身酸痛,咽部不适感,中性粒细胞比例低,淋巴细胞比例高,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例如流感等。如果患者同时出现了全血细胞减少,并且有感染,贫血,出血等症状,有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做骨髓穿刺,以及骨髓活检等检查来明确。如果患者白细胞是明显升高的,而且又没有特殊症状,要注意排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中性细胞比率偏低是怎么回事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中性细胞比率偏低见于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可引起淋巴细胞升高,导致中性粒细胞比例相对降低。某些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等,可引起中性粒细胞下降。严重细菌感染。特别是严重的革兰阴性菌感染,导致骨髓造血受到抑制,而外周耗损增多,导致粒细胞明显降低。
中性细胞比率偏低严重吗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只是中性粒细胞数偏低不严重。如果白细胞减少,且伴有发烧,感染等症状者应高度重视,称为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减少的生成障碍,是由于化学物理的因素,药物副作用等所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破坏增加,如药物性,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原发性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等,都会因为破坏增多导致粒细胞减少。分布异常。主要见于慢性原发性分布异常性白细胞减少症。
中性细胞比率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中性细胞比率偏高,是由细菌感染性所引起的。如果伴有发烧、咳嗽,那就是属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如果是伴有腹痛的病症,特别是有右下腹疼痛,可以确诊为有阑尾炎。
中性细胞比率偏高是什么原因严重吗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中性细胞比率偏高挺严重的,中性细胞比率偏高的原因可能是体内有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伴中性粒细胞均高于正常值很多,也可能是体内有病毒感染,白细胞总数不高或者略高于正常伴中性粒细胞也略高于正常。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