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科 > 精神分裂症 > 详情页

去年9月开始慢慢有的心理问题,然后越来越严重。现在就...

性别:男

年龄:17岁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去年9月开始慢慢有的心理问题,然后越来越严重。现在就是易怒,几乎每天都会生气,十分敏感。生气的时候只能一忍再忍,有时候忍不了了想要死也想要杀人的感觉。不能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经常感到孤独,强烈的时候经常会哭。多疑,喜欢多想,不相信身边的任何人,想事情总是从坏的方便去想。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去年十月在县医院检查出是焦躁和轻微的精神分裂, 给了药吃,在心里感觉不正常的时候吃,但是现在觉得对病情没有丝毫缓解。现在病情有加剧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这是哪类的心理疾病?怎么治疗?能根治么?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庞吉成 主治医师 精神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

问题分析:
心理指导: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认为是焦躁症,建议根据之前医院给您的意见,配合治疗就可以,要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相结合,也不可以在不正常的时候才吃药,精神病是否可以根治取决于患者自我,最重要的是患者的认知改变以及求治意愿,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你也一样可以的。

郭志峰 心理诊所 极速问诊
牡丹江春雨学校

问题分析:
心理指导:您好,从您的描述来看,似乎有一些躁郁的倾向,可能您的内心压抑了一些情绪无法表达,可以请心理咨询师做一下心理辅导,平时也要多关注自己的情绪和感觉,尽量接纳自己真实的样子。

追问:可以不进行药物治疗么?现在得病也快一年了,我害怕会越来越严重

回复:暂时不用,可以先跟咨询师谈谈再说。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4岁半夜哭闹是心理问题吗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很多宝宝在小时候半夜会经常的哭闹,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可能是缺钙引起的,如果缺钙宝宝的脑门儿会闭合的不好,还会引起大脑及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加,导致宝宝晚上睡不安稳,睡眠前玩得太兴奋。
骨质疏松症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刘凤岐主任医师
外科北京友谊医院三级甲等
骨质疏松症一起长期慢性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等,可导致各种心理、社会等健康问题,一般慢慢加剧,这类心理和健康问题是存在的:1、抑郁与无助:抑郁反应常出现于脆性骨折之后,咳嗽可能会引起压缩性骨折,单纯日常活动引起骨折,并且限制了病人的活动,这一状况加剧了人们的无助。骨质疏松症抑郁会出现睡眠障碍和食欲减退等症状,正常的活动意志消失了,不愿参加社会交往。2、焦虑:功能障碍、慢性疼痛等引起病人的紧张、忧虑,有的病人在处理上很茫然,阻碍社会活动发展。由于无法参与社会活动,病人常常产生挫败感,因外形变化而造成心理上的挫折,并且由于这一尴尬状态而无法承担起社会义务。另外对疾病预后的顾虑和长期的医疗投入,都会对病人内心世界产生影响,一旦骨质疏松症发生了这样的问题,应求助于家人朋友及心理医生,以适时接受心理治疗,恢复健康。
梅毒疹会越来越严重吗
王晓彦主任医师
皮肤科北京天坛医院三级甲等
如果不治疗,梅毒疹会越来越严重。梅毒疹是梅毒二期的常见症状。梅毒疹有时可以只出现一个,有时是多发,如果患者没有及时就医治疗,梅毒疹的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会慢慢变大,甚至会溃烂。患者需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青霉素来治疗,不要延误病情。
脑炎会越来越严重吗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脑炎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具体分析如下:脑炎患者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情会逐渐加重,不仅会出现发烧、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还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比如癫痫发作,高热抽搐,肢体功能障碍等,有些神经损害是不可逆的,甚至会伴随终生。所以,如果确诊为脑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接受相关的化验,并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综合治疗,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脑炎会越来越严重吗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脑炎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具体分析如下:脑炎患者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情会逐渐加重,不仅会出现发烧、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还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比如癫痫发作,高热抽搐,肢体功能障碍等,有些神经损害是不可逆的,甚至会伴随终生。所以,如果确诊为脑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接受相关的化验,并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综合治疗,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失眠是不是心理问题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失眠不是心理问题。失眠是由于精神活动出现问题引起的,在疾病分类上属于精神障碍。是一种疾病现象,不是心理主观现象。例如,失眠是一种与精神活动有关的疾病。睡眠障碍可导致失眠、过度焦虑、过度恐惧、紧张,以及身体不适,如心悸、出汗、手抖、头重、头晕、恶心等。除了主观异常,还有生物学上的改变,可能主要涉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因为单胺类神经递质可以同时调节情绪、应激和生理异常。所以失眠除了心理层面的异常主观感受外,还伴随着生理或生物的变化,共同导致这种精神障碍或精神症状。
失眠是心理问题吗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失眠是心理问题。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环境因素,身体疾病因素,精神疾病因素。90%的慢性失眠患者都会有心理问题。一般来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焦虑和抑郁。对于99%的抑郁症患者和95%的焦虑症患者来说,第一症状就是失眠,一般是长期的、慢性的、顽固性的。当失眠持续3个月以上时,称为慢性失眠。对于慢性失眠患者,一定要及时看神经内科,找出原因,比如环境因素或者身体疾病。排除这两个因素,最常见的就是心理问题。如果已经出现,就需要抗焦虑或抗抑郁治疗。经过治疗,患者的失眠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心理问题导致的失眠怎么治疗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心理因素导致的失眠可以通过一般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来改善。1、一般治疗。患者应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避免摄入辛辣刺激的食物,当机体营养充足,有利于失眠的改善。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愉悦的心情。及时与人沟通,有助于放松心情,缓解不良情绪,进而缓解失眠症状。2、心理治疗。自行调节难以缓解的,建议去医院心理科进行专业心理指导,有助于缓解心理因素导致的失眠症状。3、药物治疗。必要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促进睡眠,缓解心理因素引起的失眠症状。
心理问题导致失眠原因是什么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心理问题导致失眠的原因如下:1;精神紧张、焦虑、压力、不良情绪和抑郁情绪可长期导致失眠,这也是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因素。2;害怕睡眠状态的发生。一般来说,白天一天的工作累了之后,晚上一旦想睡觉,就会很兴奋。这种时候,越想睡觉,反而越精神,这也是心理问题的表现。3;自责心理和童年创伤等可能导致失眠。一旦经历过的创伤或一些事,引起了自责反复徘徊在一件事情上的话,就会无法摆脱心理上的阴影,出现失眠的症状。
心理问题会引起失眠吗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心理因素是失眠的最重要原因,但往往最容易被忽略。感情过度会导致失眠。过度的学习压力、工作压力、同事之间的不和、家庭矛盾、婚姻不和或其余事故会造成心理伤害,导致失眠。失眠会加重人的心理不良状态,焦虑、紧张和情绪不稳定会加剧失眠,这是恶性循环。在识别失眠时,经常寻找失眠的原因。除了身体疾病外,还要重视心理因素。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