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详情页

二次再造瘘流量不好,才用半年,透析时流量230,用绷带...

性别:女

年龄:29岁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二次再造瘘流量不好,才用半年,透析时流量230,用绷带把胳膊上段勒住才勉强不抽。二次瘘还是原来的血管,清理了血栓,做了三小时,做完缝上时就摸不到,输了三支尿激酶,五天的丹参川芎嗪,尿激酶输完后隔着纱布就听到有明显颤音,回来后第六天开始用。一直就不是很好,摸上去不强,再锻炼也没明显效果。还有胳膊上面连带肩膀一直疼,疼了大概有两年多,躺下胳膊自己抬不起来,贴膏药无明显效果。二次瘘时医生说可能胳膊上段有狭窄堵塞的地方!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流量越来越不好,胳膊肩膀也疼,输了三天的丹参川芎嗪,无明显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现在该怎么解决瘘的流量问题,该怎么判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还有胳膊肩膀疼是否和这有关?我很急,谢谢医生~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秦爱洁 医师 妇产科 极速问诊
一级甲等 广宗县秦红龙村卫生室

问题分析:要考虑是肩周炎的症状。这个情况,建议她及时到当地中医院的针灸科,进行中医针灸、穴位注射等治疗。祝 你健 康快乐!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脑脊液引流量不超过多少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脑脊液引流量通常不超过500毫升,具体分析如下:脑脊液引流一般适用于由脑疝、脑积水等,通常在24小时之内,人体产生的脑脊液大概在400-500ml之间,那么每日的脑脊液引流量不宜大于500ml。如果有太多的脑脊液引流,会导致低颅压综合征,表现为呕吐、意识障碍、恶心,严重的还会引发脑疝,建议患者积极治疗。
透析有什么副作用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血液透析是一种血液净化技术,可以去除各种有害和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体内电解质,净化血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短期透析,为了从体内除去毒物而进行的透析,没有副作用。肾功能衰竭的长期透析可引起瘫痪,恶心,呕吐,发热和低血压的副作用,但它们都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透析造瘘什么意思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血液透析需要临时或者长期血管通路,临时血管通路是指深静脉的置管,股静脉,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置管,长期血管通路常是指动静脉内瘘,透析造瘘即为建立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
孕妇吸氧流量是多少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孕妇吸氧量要适中,低流量吸氧为最佳,安全流量要控制在每分钟两升左右,不超过每分钟三升。因为一旦孕妇吸入的氧气浓度太高,或者时间太久,就会造成胎儿出现视网膜脱落的情况。另外在给孕妇吸氧之前要调整好流量,避免过多的氧会对胎儿的肺部产生不利的影响。吸氧时间一般一次最好是10-20分钟且每次不得超过30分钟。
孕晚期吸氧流量2还是3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怀孕晚期的时候,如果自己有缺氧症状,这个时候可以给予常规的低流量吸氧。一般,吸氧应该在1到2升每分之间,孕妇吸氧的话每次半个小时就够了,如果长时间吸氧,吸氧时间太长,容易出现胎盘过早钙化,这个对孩子就不好了。怀孕晚期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并且要使自己处在通风环境好的地方。
怎样提高肾流量
王燕主任医师
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在运动时全身血液循环会加速,按理说肾血流量应该也会增多,但其实未必,因为运动时骨骼肌运动系统的供血量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是调节性很好很有弹性的,如果运动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出现减少肾血流量而满足外周运动的需要。这时候要说肾血流量是增多还是减少还真不好说,要看患者运动的激烈程度和肾脏的调节功能了。
肺气肿吸氧浓度和流量是多少
张永明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慢性肺气肿的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一般浓度为30%左右,流量为1-2升/m分钟,连续吸氧时间应超过10-15小时。过程中,注意湿化,观察氧疗的效果,若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心率也基本正常,则表明有效;未见缓解,反而逐渐加重,警惕呼吸衰竭,适当的加大吸氧浓度和流量,采用机械通气治疗。
给老人吸氧选择多大的氧气流量
何洁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给老人吸氧选择每分钟1升-2升的流量就可以了。如果是严重的低氧血症和I型呼吸衰竭,就需要加大氧流量,可以考虑3升到10升之间都可以,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给予高压氧舱治疗,氧气的浓度就更高了。
截瘫患者造瘘好吗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长期做造瘘一定对身体不好,截瘫病人膀胱一直开放可以,但必须休息多喝水,以便于冲洗尿道,不然会有尿道结石或尿路感染,引起泌尿系感染,要定期更换尿管,可以多喝水,尽量不要一直开放,一直处于开放状态会更加严重。平时建议注意观察。
经期流量少怎么回事
李育竹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月经量少和个人体质,气血虚弱,激素水平不稳定有关系。补充补气血的食物,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增强身体免疫力。可以在指导下用药,注意别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吃生冷食物。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