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病例分析:通常把舌背上出现地图样图形的情形称为“地图舌”,地图舌较为常见,男女老少均可发病,但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地图舌多发生于舌尖、舌背前部与舌侧缘,也可出现在口腔黏膜的其他部位,如腭、颊、唇等处黏膜。
地图舌的特征为丝状乳头萎缩,留下圆形或椭圆形红色光滑的剥脱区,外围呈黄白色稍微隆起的弧形边缘,与周围正常黏膜形成清晰的周界,形似地图状,故称“地图舌”。病损形状大小不一,可单独或多个存在,也可相互融合遍及整个舌背。可突然出现,持续多日或几周,也可在一昼夜间改变其原来的形态和位置,而原病损又完全恢复正常,因而常常呈现恢复消失和新生萎缩的交替状态,也被称为“游走性舌炎”。
地图舌的病因到目前为止还不清楚,有的地图舌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有的患者有时有轻度的麻刺感和烧灼感。地图舌有明显的自愈倾向,有间隔缓解期,损害愈合后不留任何痕迹。有时也会痊愈,不再复发。患了地图舌不用着急,一般不需治疗,目前也无有效治疗方法。意见建议:舌背上出现不同排列方向、数目不等、深浅和长短不一的裂纹,称为“沟纹舌”或“裂纹舌”,经常与地图舌同时发生。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先天因素,如舌发育异常;后天因素,如地理环境、维生素缺乏、植物神经紊乱;某些全身疾病因素,如天疱疮、梅-罗氏综合征、口干症;感染因素,如病毒感染、变态反应等。男女老少均可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逐渐加重。
裂纹舌常见舌背中央有一纵行裂纹,往往较深而将舌体分成“两半”;或有垂直于纵沟的浅横沟,状如叶脉,称为“叶脉舌”;或状如脑回纹,称为“脑纹舌”;也可见于舌缘,呈纵形沟纹;有些整个舌背呈纵横交错的裂纹。虽然沟纹的深浅、长短、粗细不一,但不影响舌的活动和味觉,舌乳头正常。
裂纹舌患者一般多无自觉症状,故一般也不需治疗。沟纹较深者沟纹中常有细菌和食物屑滞留而呈轻度炎症,有时可能疼痛,特别遇剌激,遇酸、热等食物时明显。患者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饭后漱口,可用舌尖舔着下前牙舌侧(目的是使舌背充分展开,暴露裂纹沟底)进行含漱,以防食物碎屑和细菌留存在裂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