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治疗斑秃主要采用以下几方面的药物和治疗手段。
全身治疗
治疗原则是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解除导致精神紧张的因素,去除可能找到的病因和诱发因素。方法是让患者进食高蛋白、高微量元素的食物,适当服用镇静剂、神经调节剂及其他有助于头发生长的药物。
皮质类固醇激素类:通过免疫调节,中止斑秃发展,促进毛发生长。适用于经一般治疗无效的全秃、普秃或进展迅速的斑秃。可经外用、皮下注射、口服等多种途径给药,通常有一定疗效,可暂使毛发再生,但停药后又会脱落;又由于其副作用较大,不应作为常规治疗,但为控制来势凶猛的斑秃发展为全秃或普秃时可选择应用。
甘草甜素:其药理活性单位为甘草次酸,因它与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分子结构相似,具有皮质类固醇样作用(即抗炎、抗变态反应及诱发干扰素的作用),且很少皮质类固醇的副作用,因而可作为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替代品使用。常用的有甘利欣、美能片(复方甘草甜素片)等。
环孢素A(Cs-A):属生物免疫抑制剂,口服本品可见毛发明显再生,但外用无效。由于口服Cs-A价格较昂贵,停药后又易复发,且有肝肾毒性及神经毒性,长期用药的疗效及安全性尚未十分明确,使其使用受到限制。
局部治疗
包括局部免疫治疗、局部刺激治疗、局部免疫抑制治疗、外用药物治疗、皮损内注射、物理疗法、组织疗法和手术疗法等。
局部免疫治疗:即接触致敏治疗,先局部使用致敏性强的化学制剂使患者致敏,再对已致敏的患者定期以该化学制剂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局部接触引发免疫反应,从而刺激毛囊生长。接触致敏剂常用的如二苯环丙烯酮、二硝基氯苯、方形酸二丁酯等,每周1次外搽于秃发区,激发局部免疫反应,刺激毛发生长。
局部刺激治疗:地蒽酚主要对郎格汉斯细胞有毒性作用,是用于斑秃促进毛发再生的刺激性药物,适用于儿童斑秃和范围广泛的斑秃。副作用可见瘙痒、红斑、脱屑、毛囊炎等,减少用量或涂药后立即洗头副作用可减轻,停药数天后可消失。盐酸氮芥溶液(0.2mg/ml)或0.05%氮芥酒精外用,亦可刺激毛发生长。
局部免疫抑制治疗:皮质类固醇制剂外用适用于儿童和轻型患者。局部外用的为皮质类固醇霜剂或其二甲基亚砜溶液,每天2次,有减轻毛囊炎症的作用。与米诺地尔合用效果较好。他克莫司属于生物免疫抑制剂,由于分子量较小,可局部应用治疗斑秃,外用浓度为0.03%~0.4%。
外用药物治疗:米诺地尔属生物反应调节剂,临床上多与强效皮质激素和地蒽酚合用,其外用浓度为2%~5%,每日2次涂于患处,平均起效时间约12周,偶见局部刺激症状及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阿托品类药物具有解除小血管痉挛、促进微循环作用,局部注射可改善斑秃头皮微循环障碍。
皮损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皮损内注射适用于脱发累及头皮面积小于50%的稳定脱发患者。一般是将皮质类固醇注射液与1%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等量混合,根据皮损大小作点状注射,每周1次,4~8次为一疗程,每次用量不宜过大,否则可引起局部皮肤萎缩。常用的制剂有去炎松混悬液、强的松龙混悬液、得宝松注射液等。微循环改善剂(如阿托品类)、维生素E、牛奶等也可作皮损内注射。
物理疗法及组织疗法:可用共鸣火花、紫外线、音频、氦氖激光等治疗,每天1次,直到有新发生长;也可选用光化学疗法(PUVA)、血卟啉加U-VA治疗或液氮冷冻等物理方法,可取得一定的疗效。组织疗法多采用组织埋藏、羊肠线局部埋藏或胎盘组织液肌注等方法。
手术疗法:对于各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包括游离植毛、单个毛囊移植等,目前这些手术方法已在我国逐步开展。
目前,对于斑秃的治疗,单一疗法虽有一定的生发效果,但往往副作用较大,疗效低,复发率高,因此临床一般提倡联合用药与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