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底)出现发热、最高达38.5℃,伴咳嗽、咽痛、无痰,诊为“上感”相应治疗好转。4月前(2006年7月初)患者出现双小腿和左上臂肌肉酸痛,影响肢体活动。1周后自行好转,疼痛消失,无肢体麻木、无力,未重视,3+月前(2006年7月10日)患者出现双下肢无力、无麻木及疼痛、无晨轻暮重,上楼和行走不便、不能蹦跳、不能脚尖走路,2006年7月13日就诊于“协和医院”行肌电图检查示:“肌源性损害可能性大”,化验回报“AST43u/L、TBIL27. 7 u/L、UA534 umol/L、CK893 u/L。诊为“肌炎”给予“维生素”治疗,症状未再进展。于2006年8月3日宣武神内4住院治疗13天,入院时“肌酶CPK236IU/L、AST45IU/L、ALT91IU/L”,肌活检为“神经源性损害”,肌电图示:“所检肌肉未见异常,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双胫神经及左腓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F波H反射均未见异常”诊为“多发肌炎可能性大”,给予激素治疗,症状减轻好转出院。目前,患者仍有脚尖走路费劲,并于2006年10月2日复查肌酶953IU/L,2006年10月8日到“协和医院”复查肌电图查示:异常肌电图。2006年10月10日复查肌酶973IU/L,2006年11月11日复查肌酶912 IU/L,2007年8月28日查肌酶728IU/L。
询:如何降低肌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