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 宫颈微灶型浸润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治疗方式与范围悬殊很大,可从锥切术到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1.影响治疗的因素
(1)诊断标准不一致,不少资料是回顾性研究的报告。
(2)术前未能正确诊断:Simon 等(1986)报告30%的早期浸润癌被漏诊。Coppleson(1992)提及有4%~28%的浸润癌诊断为镜下浸润,有7%~50%的CIN实际上是镜下浸润癌,说明早期间质浸润癌的准确诊断并不容易,往往过高或偏低。
(3)对该病变的性质认识不足:
①Ⅰa 期的淋巴结转移:文献报告不一致,国外20 世纪60~70 年代资料的淋巴转移率为0.8%(1118 例中仅9 例),国内资料为0.64%(624 例中仅4 例)。多数认为淋巴转移与浸润深度密切相关,浸润深度在1mm 以内者未发现淋巴转移,3mm 以内的淋巴转移率不到1%,3~5mm 者则高达14.8%。Benson 等(1977)报告浸润深度≤3mm 和3.1~5.0mm 者,淋巴转移率分别为0%和2.7%。Coppleson(1992)统计并收集20 世纪80 年代5 位作者的资料,浸润深度≤3mm 的404 例中淋巴转移仅2 例(为0.5%),3.1~5.0mm 的146 例中有12 例(为8.0%)。有作者报道36例浸润深度在3~5mm 之间,仅2 例有转移5.6%(Sevin 等,1992)。
②脉管浸润与淋巴转移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Boyce 等(1981)发现伴血管浸润者淋巴转移较多。另有作者却有相反的报道,有脉管浸润者淋巴转移很少,而无脉管浸润者却有淋巴转移(Creasman 等,1985;Simon 等,1986)。一般认为
脉管浸润与淋巴结转移及复发可能有一定关系。但最近一组研究资料表明,Ⅰa期宫颈癌的转移及复发率均低,且与脉管浸润无关(美国GOG,1998)。
③对宫颈微灶型腺癌认识不足:甚至不易识别,因此易漏诊或误诊。Bertrand等(1987)认为此类病变少见,除缺乏认识外,无明确的细胞学、阴道镜和组织学标准,因腺、鳞两种病理类型的病变常同时并存而易被忽略。
2.治疗原则和方法 对宫颈微灶型浸润癌的处理,目前多数主张缩小手术范围,原则上应根据浸润深度、病变范围、有无脉管受累、病灶是否融合及病理类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