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 1.药物治疗
(1)普罗帕酮:对QRS波正常的室上速,或旁道所致的快速性房颤均有良好的效果,静注后可立即起作用,口服后2~3h达作用高峰。静脉应用剂量为70~140mg,缓慢推注。
(2)胺碘酮:是控制和预防室上速的最有效药物,可使旁道所致快速性房颤的心室率减慢。应用后旁道的前向或逆行传导不应期均可明显延长。静注100~150mg/次,但在国内各地均极少应用。口服预防为200mg/d,部分患者可能需较大剂量,或先从较大剂量开始(200mg, 3次/d,服7~10天),减少到200mg,2次/d,最后以100~200mg,1次/d维持。
(3)利多卡因:适用于旁道所致的快速房颤。静注100mg,继以静滴1~3mg/min。
(4)维拉帕米:对前向型折返性心动过速很有效,但用于逆行型折返性心动过速则可能有害,心室率反而加快。房颤时应用本药可有同样的结果,后两种结果均应列为禁忌。
(5)普萘洛尔:有人认为,普萘洛尔是本征伴正常QRS波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效果明显优于洋地黄类。控制发作时多采用静脉注射,欧美国家常用,但在我国一般并不将其列为首选,静注更应慎重。
(6)洋地黄类:洋地黄类可抑制房室交界区的传导,但对旁道速度可能具促进作用,故只能用于前向型折返性心动过速,QRS波正常的心动过速,如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并伴心功能不全者尤其适用。控制发作可用毛花苷C(西地兰)0.4mg,缓慢静注;地高辛0.25mg,1次/d,可用于预防心动过速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