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男
年龄:30-40
问题分析: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向一侧或两则弯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引起鼻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者,但鼻中隔正直者甚少,如无功能障碍,可不要处理。常见的病因包括包括:外伤,发育异常,鼻腔内肿瘤异物压迫等。主要症状为:交替性或持续性鼻塞,头痛,鼻出血及流脓涕等。 概述 凡鼻中隔偏离中线向一侧或两则弯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引起鼻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者,均称鼻中隔偏曲(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事实上鼻中隔正直者甚少,如无功能障碍,可不作诊断和处理。 病因 (一)外伤:外伤为本病的重要原因,多发生在儿童时期,外伤史常早已遗忘。当时因鼻中隔的各个组成部分发育未全,故不显症状,以后随年龄增长始逐渐发展成为鼻中隔偏曲,成人也可因外伤造成鼻中隔偏曲或鼻中隔软骨脱位。 (二)发育异常:鼻中隔原由数块软骨组成,以后分别骨化,才出现骨部鼻中隔。在发育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骨和软骨的发育不均衡,而形成畸形或偏曲,或在鼻中隔各骨或骨与软骨之间的接缝处形成距状突或嵴。腺样体肥大、自幼张口呼吸、硬腭高拱者的鼻中隔发育受限,也可发生鼻中隔偏曲。 (三)压迫因素:鼻腔内肿瘤或异物压迫,可使鼻中隔偏向一侧。 症状 (一)鼻塞:交替性或持续性。单纯“C”形偏曲或峭突,多引起同侧鼻塞或交替性鼻塞。伴有对侧鼻甲代偿性肥大及“S”型偏曲,可能引起双侧鼻塞。 (二)头痛:偏曲部分压迫鼻甲,可引起同侧反射性头痛。 (三)鼻出血:偏曲的凸面或嵴与距状突处粘膜变薄,而且常受到气流或尘埃的刺激,故常发生干燥糜烂,导致鼻出血。 (四)鼻分泌物增多:鼻中隔偏曲,刺激腺体,使鼻分泌物增多,若继发感染刺激鼻粘膜,分泌亢进,多为粘液性或粘脓性分泌物,若伴鼻窦感染,则为脓性。 (五)邻近器官的症状 若中隔偏曲部分位于中鼻道、中鼻甲相对应处,压迫并造成中鼻甲外移或使中鼻甲骨气化过度、粘膜肥厚,皆可妨碍开口于中鼻道的鼻窦引流。日久可诱发鼻窦炎并产生各种症状。如影响咽鼓管通气引流,可发生耳鸣及听力减退。 (六)鼻衄 偏曲的凸面、嵴或距状突处粘膜较薄,经常受气流及尘埃的刺激,则粘膜干燥、糜烂易发生鼻衄,但有时鼻衄也可见于偏曲凹面。 (七)血管运动性鼻炎则症状加重 手术矫正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唯一治疗方法。但若同时有鼻息肉或鼻甲肿大,应先行鼻息肉和鼻甲手术。若鼻通气改善,鼻部症状消失,偏曲的中隔也可不作处理。手术方法一般是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摇门式手术和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或成形术。 检查 鼻中隔软骨部偏曲诊断较易,高位或后段偏曲易被忽视。本病必须与鼻中隔粘膜肥厚相鉴别,以探针触之,后者柔软,且易压成小凹。检查时可见鼻中隔偏曲的各种类型,按偏曲形态分类,有“C”型、“S”型、嵴和距状突等。按偏曲部位分类,则有高位、低位、前段、后段之别。 治疗 凡有明显的上述表现之一,并考虑与鼻中隔偏曲有关者,都可作为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方法过去一直沿有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submucous resection of nasal septum),但由于手术野较小,畸形复杂者难以达到治疗目的。自六十年代以来,从鼻整形角度出发,提倡有鼻中隔成形术(nasal septel reconstruction),效果比较理想。 有如下情形之一者即应予以手术: 1、鼻中隔偏曲引起长期持续性鼻塞者。 2、鼻中隔高位偏曲影响鼻窦引流,引起慢性鼻窦炎者。 3、因中隔偏曲致反复鼻出血或分泌性中耳炎者。 4、因鼻中隔偏曲而引起反射性头痛,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5、有鼻中隔明显偏曲的血管运动性鼻炎(结构性鼻炎)。 6、花粉症、常年性鼻炎或支气管哮喘患者有严重的鼻中隔偏曲,经其它方法治疗无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