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一、病因
荨麻疹是一种皮肤变态反应疾病。常见致病因素有食物(鱼、虾、牛奶、啤酒等)、药物(青霉素、血清、呋喃唑酮等)、肠寄生虫(蛔虫、蛲虫等)、植物(荨麻、漆、花粉等)、物理因子(冷、热等)。此外感染、病毒、细菌真菌、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紊乱、全身性疾病(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精神紧张等亦可成为本病的致病原因。
二、临床症状:
根据病程不同,荨麻疹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荨麻疹经数日至6周即可停止发病;慢性荨麻疹常反复发作,经长年累月不愈。
1、急性荨麻疹:起病较急,皮肤突然发痒,迅速出现大小不一的鲜红色风团,继之因水肿明显而呈苍白色,周围有红晕,形状数目不一。数小时内水肿减轻、风团变为红斑而逐渐消失。但新的风团不断发生,此起彼落。如累及胃肠引起黏膜水肿,则引起阵发性绞痛,剧烈时颇似急腹症。并可发生高热、寒战等中毒症状,如出现此种症状则应警惕有无感染之可能,尤其是夏季小儿患者。
2、慢性荨麻疹:反复发生风团,发病时间不定,时多时少,常数月或数年不愈,全身症状较轻。敏感度高的患者用手搔抓或以钝器划皮肤,即沿划痕发生条状隆起,伴瘙痒,称人工荨麻疹或皮肤划痕症。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酒精饮料等诱发因素促使乙酰胆碱用于肥大细胞而释放组胺。数分钟内即于躯干和上肢发生丘疹样风团和胆碱能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主要发生于皮下组织疏松的部位,常突然于眼睑、口、唇或外生殖器处发生局部性肿胀,肤色正常或淡红,可反复发作。
三、治疗
(一)西医治疗方法
1、寻找病因,排除发病因素。
2、急性荨麻疹一般可选用扑尔敏、苯海拉明等,病情严重伴有休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静滴氢化考的松等。
3、慢性荨麻疹一般不宜选用皮质激素。以抗组胺药治疗为主,如赛庚啶、仙特敏等。外用药可选用炉甘石洗剂、乐肤液、止痒水等。
(二)中医治疗
验方一
组成: 当归20克 黄芪30克 艾叶10克 大枣10枚 香附15克 荆芥20克 麻黄10克 细辛5克 黄芩20克 陈皮20克 沙棘果25克 党参25克
用法: 此为成人剂量,儿童酌减。日服3次,每次服药量约200毫升左右。
功用: 养血,祛风,止痒。
主治: 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
验方二
组成: 麻黄 连翘 荆芥 僵蚕 桑白皮 赤小豆 生甘草
制用法: 各味药物均予常规剂量,小儿一般用1/3~1/2成人量,麻黄生用,煎时后下,全药先用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主治: 丘疹性荨麻疹。
加减: 若风盛痒剧,风团多,要酌加祛风药如防风、钩藤、蝉脱;若湿盛疱多且大,可酌加苡仁、车前子以加强利湿之效;若热盛皮疹红赤,可酌加栀子、黄芩以长清热之能;若平素血虚,面白舌淡,脉濡细,可酌加当归、生地、白芍、丹参以益其不足;若搔破皮肤,继发感染而生脓疮、糜烂,则本方宜去麻黄、僵蚕,加蒲公英、苡仁、败酱草等,重在清热解毒。
验方三
组成: 路路通10~20克 乌梅6~10克 地龙6~10克 北防风6~10克 蝉衣3~6克 丹皮6~10克 甘草3~10克
功用: 疏风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通络,透疹止痒。
主治: 过敏性皮肤病风热型,症见皮损为丘疹、红斑或风团,伴有轻度发热、口渴、瘙痒等症,舌苔薄黄,脉象浮数。
加减: 血虚者加当归;气虚者加党参、黄芪;有表证者加荆芥。
四、日常注意事项
1. 不要去抓:一般人对于皮肤痒的直觉反应都是赶紧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越抓越痒,主要是因为当你对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恶化。
2. 不要热敷:有些人痒到会想用热敷,虽然热可以使局部暂时获得舒缓,但其实反而是另一种刺激,因为热会使血管紧张,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例如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热的温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过度包在厚重的棉被里都很有可能引发荨麻疹。
3. 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类的食物较易引发体內的热性反应的食物少吃。
荨麻疹因为是体质性的问题,根治不易,过去也有许多人因为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不好,持续的复发,只好放任它,不管如何,有荨麻疹体质的人都应该学习如何与它共处,才是根本之道,除了避免
接触过敏原之外,日常的调养也要注意几个原則:
多吃含有丰富维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维他命C与B群,或是B群中的 B 6。
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綠豆、意仁等。
多休息,勿疲累,适度的运动。
五、危害
急性荨麻疹只局限于皮肤,经治疗后皮疹消失不留任何痕迹。如累及胃肠可引起黏膜水肿,出现阵发性腹痛,严重时可出现高热、寒战等中毒症状。慢性荨麻疹常因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导致睡眠障碍,影响工作或学习。
五、防治与保健
1、荨麻疹是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几乎每人一生中均患过荨麻疹,故应加以防治。
2、找出病因,避免接触致敏物,尽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对可疑化妆品及以往类似致敏药物避免应用。
3、急性发作时应注意饮食,忌食辛辣食物及酒类。累及胃肠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易消化食物。保护局部卫生避免搔抓以防感染。
4、提高免疫,改善过敏体质:适当锻炼,保持乐观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服用一些有抗氧化功能的产品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过敏体质,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