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科其它 > 详情页

什么是高原适应不全症

性别:男

什么是高原适应不全症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张建国 医师 中医科 极速问诊
一级甲等 河北省邢台威县贺营乡卫生院

问题分析:海拔在3000m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其特点为气压低,氧分压也相应降低,易导致人体缺氧。高原建设者、边防战士、登山运动员等如未采取预防措施,可引起高原病或高原适应不全症

主治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问题分析:  高原病多发生于初登山时,特别在最初几天内,称为急性反应。凡高原反应持续3个月以上不消退者称为慢性反应。   国外学者划分高原病为五类综合征:急性高原病、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视网膜出血和慢性高原病。   我国学者划分高原病为急性高原病和慢性高原病两大类。   一、急性高原病   1、急性高原反应   短时间内进入3000m以上高原,或高原地区居民在平原生活一段时间后重返高原时,均可产生反应,有头痛、头昏、心悸、气短。重者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腹胀和胸闷。检查有口唇轻度发绀及面部浮肿等。   急性高原反应多发生在登山后24小时内,一般在1~2周内即能适应,症状自行消失。症状重者可对症治疗,采用乙酰唑胺剂量0.25g口服,每日2~4次,上山前2天起服至登高原后3天。该药起利尿作用,可降低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及其严重程度,并可减轻睡眠时的缺氧状况。乙酰唑胺可提高动脉氧浓度及改善动脉血的氧合作用,防止进一步损伤肺部气体交换;还可减少蛋白尿和周围水肿等。泼尼松5~10mg,每日2次口服,上山后用3天有利于减轻症状。此外尚可用适量镇静剂、各种维生素以及氨茶碱等。   2、高原肺水肿   发病率约为3%。在急性高原反应的基础上,当海拔达4000m以上则发病,但也可在2500m快速登山者中发病。所以有在登山后3~48小时急速发病,也有迟至3~10天才发病者。症状如头痛、胸闷、咳嗽、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个别严重者可有少尿、咯多量血性泡沫痰、甚至神志不清。体征有紫绀及双肺呼吸音降低,满布湿罗音。X线显示双肺野有密度较淡、片状云絮状模糊阴影,在肺门旁最明显,右侧常较左侧为重。   据研究,缺氧可引起肺小静脉血管收缩,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又可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加上缺氧引起的淋巴循环障碍,最终促发肺水肿。病理检查双肺有散在片状出血区,肺泡内有纤维蛋白渗出和透明膜形成,毛细血管极度扩张、充血,并在其内有微血栓形成。寒冷与呼吸道感染可加重缺氧,咳嗽或劳累也为重要诱因。
 
  综合治疗效果较好。早期充分吸氧,氧的流量约每分钟6~8L。有肺水肿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严禁大量饮水。呋塞米(速尿)可用20~40mg立刻静脉注射或40~80mg口服,每日2次,为期2~3日。利尿期间宜补钾并观察脱水情况。有烦躁不安时,可用少量镇静剂。也可采用0.25g氨茶碱溶于50%葡萄糖液40ml缓慢静注,以降低肺动脉压。口服泼尼松或静脉缓慢滴入氢化可的松可减少毛细血管渗出及解除支气管痉挛。有呼吸和心力衰竭时,应立即采用相应治疗。病情稳定后,转至海拔较低处。   3、高原脑水肿   又称高原昏迷或高原脑病。发病率低,但较易引起死亡。见于快速进入4000m以上高原者,发病急,多在夜间。主要病因为急性缺氧,引起脑部小血管痉挛和通透性增加,产生脑水肿。患者除有早期的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外,伴有颅压增高现象,如剧烈头痛、呕吐等。还可出现神志恍惚、抑郁或兴奋、谵妄等精神症状。个别患者抽搐,以后嗜睡、昏睡以至昏迷。患者脉率增快,呼吸极不规则,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有时出现病理反射及视神经乳头水肿和出血等。脑脊液正常,压力可稍偏高。   二、慢性高原病   按临床表现又分为五种类型,但各类型间表现互有交叉,大多数病例是以肺动脉高压和心脏改变为主的混合型。   1、慢性高原反应   有些患者虽在高原居住一定时间,但高原反应症状始终迁延存在,常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有时可有心律失常或短暂性昏厥。应注意体质锻炼,提高对缺氧的适应能力。对症治疗用维生素B6、溴剂等。   智利安第斯山地病(Monge′s或Andes disease)又称继发性慢性高原病,发生在一些原来在高原并能够适应的居民中。由于长期缺氧,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对缺氧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肺泡换气过低。其病理特点是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增高,肺动脉压也较高原健康居民为高。临床表现与一般慢性高原病相似。氧气吸入能增加动脉氧饱和度,并改善神经精神症状。转移至低地可痊愈。   2、高原心脏病   以小儿为多见,由于对缺氧的代偿能力较差,缺氧引起肺血管痉挛、硬化,使肺动脉压增高。右心室因持续负荷过重而增大,导致右心衰竭。此外,血压增高及血液粘稠度增加等对左心室也有影响,造成整个心脏肥大和全心衰竭。缺氧也可导致心肌细胞的浊肿、灶性坏死和心肌纤维断裂等。临床症状小儿有紫绀、气急、浮肿、阵发性咳嗽、夜啼、精神萎靡等;成人有心悸、咳嗽、发绀、浮肿、体力衰退等。由于心脏扩大系以右心室为主,故X线检查时,小儿心脏常呈弥漫性或球型扩大,成人的肺动脉明显突出,肺动脉主干直径常大于1.5cm。尸检见右心心肌变性,肌纤维广泛断裂,间质增生水肿,肺小动脉中层肌肉增厚,肺动脉干弹力纤维消失。转低地后,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消失。治疗重点是控制感染和纠正心力衰竭。   3、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久居高原,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是一种代偿机能。海拔愈高,居留时间愈久,其红细胞也愈多。红细胞增多,则引起血液粘稠度增高。在银川地区红细胞压积及全血比粘度均高于平原地区,且男性高于女性。由于全血比粘度增高,而致循环阻力增加,加重心脏负荷和组织缺氧,产生一系列症状。在移居拉萨的汉族中,患病率达13%。据研究提示在缺氧刺激后,红细胞生成素增多;又查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参与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诊断标准一般红细胞超过700万/mm3,血红蛋白超过17g/dl,红细胞压积高达80%。静脉放血300~400ml仅可使症状暂时缓解,故以转低地治疗为宜。   4、高原高血压症   初到高原血压升高,主要由于缺氧使小血管收缩、痉挛,循环外周阻力增高,心率加速,循环时间缩短之故。移居高原一年内为适应不稳定期,血压波动明显,而以升高者居多。久居和世居高原者的醛固酮分泌量显著减少,从而导致血压偏低。肾素分泌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等,均可能对高血压形成有影响。临床表现与慢性高原反应相似,主要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很少引起心、肾损害。返回低地后,血压很快恢复正常。   5、高原低血压症   我国患病率为10%左右。临床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发病原因与长期低氧所致组胺含量增多以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有关。多数不需特殊治疗,对症状明显者可酌情对症处理。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什么是不全肠梗阻
刘正新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不全性肠梗阻指的是,对于肠道阻塞的因素,没有完全把肠道堵塞,有少许大便可能会排出来,呕吐症状也不是很明显,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以及乏力。这种肠梗阻很容易被患者所忽视,以为有粪便就是通畅,早期不会想到肠梗阻,但如果患者长期不及时处理,并且继续吃东西,久而久之有可能导致肠系膜坏死,引起急腹症的发生。
什么是儿童营养不良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儿童营养不良指常见的导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病因有摄入食物的减少、营养素吸收障碍和丢失、增加的营养素需要量,通常由继发于某些慢性疾病、喂养不当、小儿饮食习惯不良等引起。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常伴多种微量元素缺乏,一旦出现营养不良(尤其在婴幼儿时期)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可能导致患儿生长障碍、抵抗力下降、智力发育迟缓、学习能力下降、免疫功能减弱等后果,对其成年后的健康和发展也可产生长远的不利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家属需多与患者交流,可以让其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玩游戏等方式分散注意力、转移焦虑情绪、放松心情,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
什么是肝源性腹泻
刘正新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肝源性腹泻是由慢性肝病导致的,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常见于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具体分析如下:通常来讲,慢性肝病病人由于肝脏合成功能下降、胆汁分泌减少,就会影响到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如果肝硬化合并腹水时导致肠腔内渗透压增高,肠道内水液增多会引起腹泻。此外,有肝病的时候肠道细菌菌群紊乱、益生菌数量明显减少、肠道通透性增加而发生腹泻。这种腹泻的特点是一天2-3次,甚至一天4-5次,呈稀溏状或稀水样大便,化验检查一般不会见到红细胞、白细胞,很少见有腹痛、发烧,经过口服抗炎止泻药物后效果也欠佳。
什么是小儿间擦疹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小儿间擦疹是皮肤皱褶处湿热、积汗、相互摩擦导致的皮肤充血,进而导致皮肤急性炎症。小儿间擦疹有时会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新生儿和肥胖婴幼儿较常见,皮肤的损害仅在皱褶处,如腋窝、耳根后窝、腹股沟、阴囊和大腿之间、肛门附近等处。皮肤有红斑肿胀、边缘清楚、多汗、潮湿、表皮浸湿、表皮剥脱,渗出糜烂和浆液,感染可能导致微小脓包和溃疡。
什么是胰腺包裹性坏死
刘正新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胰腺包裹性坏死就是因为胰腺炎症后,胰脏组织会出现坏死,进而在局部出现的坏死。因囊肿物中含有大量的固相,故应谨慎地进行引流管,容易造成支架阻塞。包膜坏死,若未发生感染,应避免引流管;一旦发生感染,包裹性坏疽应及时治疗,不然会引起严重的败血症,甚至有生命危险。建议患者出现胰腺包裹性坏死及时就医检查,做好日常护理,保证睡眠充足。
什么是胰腺头肿瘤
刘正新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三级甲等
胰腺头肿瘤一般指的胰腺肿瘤。通常情况下,瘤胰腺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多发生于胰头部。可有胰腺肉瘤、胰腺囊腺瘤、胰腺囊腺癌等,此外胰腺肿会对胆管造成压力,从而引起进行性的阻塞性黄疸,临床上,胰腺肿瘤因其病理生理学特点,与十二指肠乳头、胆总管等恶性肿瘤合称为壶腹部周边恶性肿瘤。
什么是婴儿尖叫期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婴儿尖叫期是指婴儿在开始发声的时候,这个阶段孩子还没有办法很好的控制自己声带的发声能力,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尖叫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特殊时期一般出现在孩子四五个月的时候,但是因人而异,每个宝宝的尖叫期都不尽相同,有的宝宝三个月就出现了尖叫。多数在五个月的时候,宝宝会尖叫说明宝宝声带发育是完善的,是宝宝语言逐渐发育的过程。
什么是补肾的食物
陈秀杉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黑木耳、核桃、韭菜籽、秋葵、羊肉、牛肉、猪腰子、狗鞭、黑豆、紫菜、海带、葡萄、板栗、牛奶等都是补肾的食物。补肾分为补肾阴和补肾阳,如果食物效果不明显,可以通过使用六味地黄丸是补肾。肾虚主要表现为五心烦热、两颊潮红、舌红少津。腰酸乏力、乏力、四肢冰凉、舌淡、苔白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理,避免病情加重。
什么是带状性疱疹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带状性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带状性疱疹是头面部或者躯干部沿神经单侧分布的群集性的水疱,伴有明显的神经疼痛,是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体内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激活,沿着神经到达皮肤,造成皮肤和神经损伤出现的。一般采用积极的抗病毒治疗,两周左右可以基本痊愈,但是神经痛可能持续的时间较长。
什么是多脏器功能衰竭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在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病理产科等后,同时或顺序地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是ICU中死亡的最常见原因。通常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病理产科等原因容易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此期患者临床表现隐匿,外表似乎正常或基础病未加重,但可有气急及呼吸性碱中毒,回心血量轻度增加和肾功能有早期改变。患者经过早期复苏之后循环稳定,肾功能正常,术后12小时或更长一些时间,患者进入第二期后出现病态,轻度病容或基础病加重,血流动力学可为高排低阻型,呼吸急促,缺氧明显。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