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3个月大的宝宝在睡觉的时候打呼噜也许是正常的,跟睡眠姿势不正确,身材比较肥胖,劳累过度,奶块淤积有关系;或者是不正常的,因为有喉软骨发育不良,呼吸系统炎症,扁桃体发炎,腺样体肥大等不正常的情况。
一、正常情况
1、睡眠姿势不合适:宝宝仰睡时面朝上,由于重力的作用可将舌堵塞于咽喉,导致流经鼻腔和喉咙,黏膜和肌肉发生震动有打呼噜声,而枕头过高也可导致这种症状;
2、体型偏胖:肥胖者因咽部软组织厚,在睡眠中呼吸道较易阻塞,故有打呼噜声,严重者可有呼吸暂停;
3、过度疲劳:如果宝宝清醒后更容易激动,和父母的交往也更频繁,导致长期得不到休息,就会产生睡眠打呼噜的现象;
4、奶块淤塞:因为有些宝宝在哺育时入睡,有可能导致奶块淤塞咽部,这时就会发生气道不畅而引起打呼噜。
二、异常
1、喉软骨发育不全:因宝宝在妈妈的子宫体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致使喉软骨发育不全,可引起睡眠时呼噜。通常采用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的方法,大部分宝宝到了一岁左右打呼噜症状就消失了;
2、呼吸系统炎症:宝宝由于发烧可能会出现过敏性鼻炎或其他鼻炎,以及支气管炎等,造成鼻腔出现异常分泌物,睡眠时可阻塞呼吸道进而打呼噜;
3、扁桃体红肿:温度变化,抵抗力降低均可使宝宝扁桃体红肿,这时因喉部水肿,可引起气道不畅,以致入睡时呼噜大作;
4、腺样体肥大:如果宝宝患有腺样体肥大的症状,会因为宝宝在睡眠时肌肉有所松弛,会让增大的腺体阻塞气道而让宝宝张开嘴进行呼吸,从而出现打呼噜状况;
5、遗传:因为有着颌骨异常或呼吸道异常的家族史,有些宝宝还会因为遗传而出现这种现象,所以睡眠时的呼吸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出现打呼噜的状况。
如果没有其他明显的具体临床表现,如鼻塞等,则多为正常现象。若不能判断宝宝有无病情,则需父母带宝宝及时去医院检查和判断,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