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胆脂瘤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种类型,先天性胆脂瘤为胚胎期的外胚层组织遗留于颅骨中发展而成,病理特点为鳞状上皮和角化物在中耳乳突腔、岩尖及桥小脑角等处聚集。目前,对后天性胆脂瘤的发病机制可概括为四类,内陷袋理论、上皮侵袭或迁移理论(移植理论)、鳞妆化生理论、基底细胞增殖理论(乳头状生长理论)。
一、主要病因
1、原发性获得性胆脂瘤: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鼓膜内陷袋的形成,上皮碎屑的堆积,中耳上皮黏膜化生形成胆脂瘤。
2、继发性获得性胆脂瘤:中耳炎治疗不及时,使中耳腔内的小呼吸道堵塞会形成胆脂瘤。鼓膜穿孔长期反复耳流脓的患者,鼓膜表面的上皮层向中耳腔内生长形成胆脂瘤。
二、诱发因素
1、吸烟:易增加外耳道胆脂瘤的发病风险。
2、糖尿病:可能与肾骨营养不良和微血管病有关,最终导致骨过度吸收、加速破骨细胞的活化,以及供应鼓膜表皮层和外耳道的局部血管的循环紊乱而诱发胆脂瘤。
3、反复微创伤:如棉签和助听器的反复刺激或医源性外伤而诱发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