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少数患儿动脉导管可自行愈合,根据患儿的年龄、分流量大小、症状等综合考虑,主要治疗手段有对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另外,还要防治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一、药物治疗
1、吲哚美辛或阿司匹林:每日口服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促使动脉导管闭合。
2、布洛芬:为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剂,有研究显示布洛芬与吲哚美辛有同样疗效,且不发生使用吲哚美辛的一些并发症,如减少肠系膜及肾血流,对肾脏副作用更小。但对胎龄<27周的早产儿用药应慎重。
二、手术治疗
1、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属于微创手术,使用弹簧圈或蘑菇伞等封堵器关闭动脉导管,其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是目前的首选方案,小于4mm的动脉导管首选弹簧圈。
2、手术结扎或切断缝合手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关闭动脉导管,最佳年龄为1~6岁,1岁以内反复肺炎不能控制者可提前手术,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者应在感染完全控制后数月施行手术,对无法控制者,也可在大剂量抗生素的治疗下关闭动脉导管,但危险性大。能进行介入术者一般也能进行外科手术,但因其创伤较大、恢复较慢、术后并发症较多,一般不作为首选。
三、其他治疗
若发展到难以逆转的肺动脉高压改变,便丧失了手术机会,只能采取对症保守治疗。通常可选择波生坦、伊洛前列素、西地那非等药物控制肺动脉高压,延缓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