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长期大量饮酒可以引起心脏结构的破坏和功能的抑制,并最终发展为心肌病。动物模型结果表明饮酒剂量和射血分数的改变呈线性相关。酒精对心脏起到负性肌力作用,酒精还会阻滞自主神经系统。
酒精性心肌病是由于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等对心肌直接毒害的结果。酒精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损害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系通过酒精脂溶性的生物学特性,侵袭细胞膜引起液化作用及改变细胞膜脂肪成分和分子构型,使膜表面离子分布和膜电位失控,影响细胞间信息传递和离子交换。
2、影响细胞器功能,包括线粒体、肌浆网等细胞器功能失调,以致心肌能源供应减少。
3、影响心肌细胞离子的通透性,从而使钾、磷酸盐或镁从心肌中丢失,而心肌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可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是引起酒精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
4、酒精代谢时引起中间代谢的改变,使三羧基酸循环中某些酶如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苹果酸脱氢酶、异枸橼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和醛缩酶从心肌细胞中逸出,必影响心肌细胞功能,使它不能有效地利用脂肪酸产生能量,并使三酰甘油在心肌中堆积,脂肪运转异常和肌原纤维的三磷酸腺苷酶活性改变,对心肌本身具有直接抑制作用。
5、长期饮酒可变更调节蛋白(原凝蛋白和原肌凝蛋白)的结构,影响心肌舒缩功能。
6、长期大量饮酒尚可造成人体均衡营养失调,易导致维生素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族缺乏,也可加重心功能不全。
7、此外,酒类的某些添加剂中含有钴、铅等有毒物质,长期饮用可引起中毒或心肌损伤。
由于上述原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最终可导致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