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详情页

什么是共济失调

今天上午参加了一项长跑运动,完成以后整个人马上就站不稳了,听说是共济失调的原因,不知道什么是共济失调?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廖张元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问题分析:共济失调是指在肌力没有减退的情况下,肢体的运动协调动作失灵,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以及协调发生了紊乱,不能维持身体的基本平衡。小脑性的共济失调,主要表现是站立不稳,就是走路左右摇晃、行走不稳等。需要确定到底是小脑性的共济失调,大脑性的共济失调,还是迷路性的共济失调。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产生共济失调原因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中毒因素,包括有药物中毒、酒精的中毒等。维生素大量的缺乏,维生素是共济失调患者不可缺少的元素。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一般多以脑外伤多见,其它还有脑肿瘤性疾病都可以引发共济失调。
到底什么是共济失调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共济失调是由神经系统各个部位的很多病因引起的。任何一个简单的运动必须有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和固定肌四组肌肉的参与才能完成,并有赖于神经系统的协调和平衡。共济失调可表现为走路时步履不稳,肢体摇晃。动作反应迟缓及准确性变差。说话时发音含糊不清,无法控制音调。眼球转动不平顺,无法写字。
共济失调后期症状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共济失调,是指在肌力没有减退的情况下,肢体运动的协调动作失调,不平稳与不协调的临床表现。即运动的协调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病人平时饮食要清淡,适当进行体育运动。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水平。
共济失调能治好吗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共济失调,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可能会治好。共济失调是一种遗传性的疾病,如果患上了某种遗传病,在家族中存在这样的基因,就会影响到下一代,比如先天性营养不良,比如后天的共济紊乱。共济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这种疾病并不是那么好治愈的,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尽早的治疗才能够治愈。对于共济失调,可以使用中医疗法,例如使用针灸,在不同的穴位上进行针灸,可以让神经功能得到修复,这样对于共济失调也有一定的疗效。平时要多加留意,如果出现了共济失调,应立即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
共济失调什么症状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共济失调主要表现随意运动的速度,节律,幅度以及力量不规则及协调运动的障碍,还可以伴有机张力的减退,眼球运动障碍及言语障碍。常常是脑部出现了问题,像脑干小脑更塞或者出血或者肿瘤,应及时就医。
什么导致共济失调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导致共济失调的是大脑额叶、颞叶、顶叶、枕叶、胼胝体等部位病变如出血、缺血、炎症等可导致小脑性共济失调。神经病变,脊髓后索性病变,前庭迷路性病变也是导致本病的直接病因。
什么叫共济失调步态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共济失调步态是人出现脊索损害后出现的一种病态的反应,常常表现为不能辨别肢体位置和运动方向,步态蹒跚,严重的时候想坐稳都难,这种病一般是具有遗传性,只能通过治疗来改善。
什么是感觉性共济失调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感觉性共济失调是脊髓后索损害,不能辨别肢体位置和运动方向,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如站立不稳,迈步不知远近,落脚不知深浅,踩棉花感,常目视地面行走,在黑暗处难以行走。检查震动觉、关节位置觉缺失和闭目难立(Romberg)征阳性等。
什么是小脑共济失调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小脑共济失调是指小脑部因为血管,缺血性血管病等因素导致小脑失去协调。小脑共济失调是由于小脑部血管病、脑炎、小脑占位性病变等原因造成的。临床上以随机动作、协调性动作不能、意向震颤、眼震、眩晕等症状为主。检查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误指试验、跟膝-胫试验、替代试验、Romberg征象等,患者常伴有构音障碍和书写障碍。
什么是小脑共济失调症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以小脑为主的脑组织变性而引起的随意运动失调的征群。本病有遗传性,多于成年期发病。主要表现为四肢共济失调,多以下肢较重,亦可有眼球震颤及吟诗样言语。临床可分3型:无家族史,只有小脑受累,无意向性震颤,可能是小脑皮质性共济失调;如尚有明显意向性震颤、眼球震颤及晚期出现的咽下困难,可能是橄榄、桥脑、小脑性共济失调;如有小脑的共济失调,又有明显意向性震颤,下肢共济失调较轻或并有惊厥及肌阵挛,则可能为小脑齿状核共济失调。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需作息规律,保持饮食清淡、营养,适当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等,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