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综合 > 详情页

五个月宝宝肌张力高有哪些表现

我家宝宝最近动作总是刻板、别扭,头经常不能放在正中位置。说是肌张力高,五个月宝宝肌张力高有哪些表现?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山东省立医院

问题分析:小孩身体出现肌张力高的表现情况会出现,肌肉较紧,患儿肢体运动明显减少,而且动作刻板、别扭,头经常不能放在正中位置,常常是转向一侧或后仰,手肩向内、向下旋转、屈曲或伸展。肌肉强直或者是痉挛的表现情况。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宝宝肌张力高表现有哪些
卢成瑜主任医师
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宝宝肌张力高主要有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等类型,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表现。1、痉挛型:宝宝痉挛型肌张力高,在爬行时双臂呈相互交替姿势向前,但双腿被拖拉前行,患儿行走缓慢、延迟,步行时足尖着地,托起小儿腋下可见双下肢呈剪刀状交叉,痉挛型智力大多正常,很少合并有癫痫发作。2、手足徐动型:手足徐动型肌张力高主要有运动不自主、不协调等症状,运动增多,紧张时加重,安静时减少,入睡后消失,常表现喂养困难、经常张嘴伸舌、言语障碍明显,可能伴有严重的智力低下。3、共济失调型:宝宝共济失调型肌张力高,主要有步态不稳、走路时两足间距加宽、四肢动作不协调、上肢常有意向性震颤等症状表现。
宝宝肌张力高能自愈吗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宝宝肌张力高不能自愈。婴儿的肌肉张力高一般不会自行愈合,要及时的进行治疗,3-6个多月的时候及早进行干预,有利于孩子的康复。肌肉张力高一般会表现为哭的很轻微,也可能是因为大脑的发育不良导致的,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有焦虑、紧张的情绪。可适当让宝宝进行大运动训练、按摩、针灸等综合康复训练。
宝宝肌张力高怎么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宝宝肌张力高的治疗主要是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同时进行针灸推拿等治疗,注意加强护理。宝宝肌张力高比较常见的原因是脑性瘫痪,主要与脑细胞不可逆损伤有关,建议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治疗,一定程度降低肌张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肌张力高的婴儿容易出现肌肉废用性萎缩,建议加强针灸以及推拿处理,有助于降低发生肌肉废用性萎缩的概率。婴儿肌张力高还需要加强护理,主要是合理喂养,以少量多餐为主,尽量避免出现呛咳的情况,而且还需要注意勤拍背翻身,降低发生褥疮的概率。
宝宝肌张力高的表现和危害
陈瑶副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如果宝宝出现了肌张力的增高,那么患儿往往会出现肌强直肌阵挛等表现,还有的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矫正治疗,就会影响宝宝的肌肉发育,出现肌肉生长不均匀,严重的还会导致走路姿势异常。
宝宝肌张力高的表现有哪些
陈瑶副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往往宝宝仰卧位时颈部与床面不能完全接触,会抬离一段距离。正常宝宝在2个月时双手开始逐渐放松,3个月时开始逐渐松开,并开始有主动抓握的动作,同时大拇指从手掌中伸开。宝宝在4个月以后仍然呈现紧握拳头的姿势,并且大拇指紧贴于手掌不松开,此为肌张力高的一种表现。
宝宝肌张力高睡觉表现
陈瑶副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肌张力高的宝宝往往睡眠比较困难,而且睡眠过程中容易发生惊醒,睡眠质量比较差。睡眠过程中,有些肌张力高的表现还会持续存在,比如手经常呈握拳状,即使给予按摩也不容易张开。
宝宝肌张力高睡觉表现有哪些
陈瑶副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仰卧位拉腕部坐起时,易出现角弓反张。俯卧位,手支撑不易保持,肘、膝关节屈曲,双下肢僵硬,不能保持爬位。坐位时,长腿坐位不能保持,需侧位坐,或坐位时需盘腿,胸后凸。立位时,双下肢呈硬性伸展,尖足,立位悬垂双下肢呈剪刀样交叉。
宝宝肌张力高有什么危害吗
陈瑶副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由于肌张力是维持身体正常运动的基础。所以一旦出现肌张力高,会导致失去运动协调能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不能正常行走,并且身体四肢会处在非常紧张的状态,会一直握拳头,并且每一个行动都会有肌肉酸疼感。
肌张力高宝宝会翻身吗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肌张力高宝宝是否会翻身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肌肉张力高的孩子是否会翻转,与肌肉紧张的部位和程度有关。儿童的大腿肌肉紧张度太高会对翻转产生不利的作用。如果患有严重的下肢肌肉紧张症,儿童不可能自己翻转,必须有人帮助。无论哪个部位的肌肉紧张度高,都要进行推拿和物理疗法,避免长期的肌肉张力高会对儿童的日常运动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导致身体机能的异常。
肌张力高有什么表现症状
陈瑶副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肌张力高,身体或四肢较硬,随着月龄的增长、神经系统的发育,肌张力就会下降,恢复正常。仰卧,一手将患儿的头部托起另一手用手指在肌肉挛缩处作按摩每次10~15分钟然后提拿患侧胸锁乳突肌10~20下。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