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详情页

糖尿病,吃药,血糖控制不好

性别:男

年龄:44岁

糖尿病,吃药,血糖控制不好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刘小民 主治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二级甲等 中北大学医院

问题分析: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针对糖尿病,首先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
指导建议:其次,还需要坚持体育锻炼。必要时还需要使用降糖药物。如果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可以考虑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糖尿病不吃药怎么控制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糖尿病治疗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多吃苦瓜有好的辅助降血糖作用,做好日常个人血糖监测和调整用药以免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人服药期间血糖控制标准为多少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糖尿病人的空腹血糖,一般控制在6.0以下,属于理想范围,控制在6.0--7.0之间,属于良好的控制范围,空腹血糖超过7.0,属于控制的不理想,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7.8以下,属于理想范围,控制在7.8---9.0,属于良好的控制效果,控制在9.0以上,属于控制的不理想。
糖尿病人血糖控制在多少比较好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糖尿病人血糖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空腹在4.4-7.0mmol/L,非空腹小于10mmol/L。妊娠期糖尿病空腹血糖控制在5.3mmol/L、餐后1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6.7mmol/L,对于1型糖尿病的患者,不同的年龄,血糖控制目标不同。
1型糖尿病血糖怎么控制?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1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方法如下:1.饮食要控制总热量,根据其劳动强度确定总热量,均衡饮食,在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的同时,适当放松,限制脂肪摄入。食物必须选择少盐的低脂肪优质蛋白质,以保证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摄入量的增加。2.根据情况锻炼身体。如果患者胰岛功能有缺陷,部分患者会发生酮症酸中毒。血糖控制理想,则无酮症酸中毒或酮症,无严重并发症,可适当运动。3.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绝对缺乏胰岛素,生存依赖胰岛素,这类患者应尽快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预防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控制血糖的办法?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糖尿病患者通过精心控制血糖,保持稳定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急性、慢性和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就能像正常人一样健康长寿。如果诊断出糖尿病,就要控制如下。1.糖尿病教育,全面教育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知道糖尿病有各种急性、感染性和慢性并发症。2、糖尿病减肥。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3.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低血糖效果。4.口服药物、口服降糖药具有良好的依从性,认真遵照医嘱。
糖尿病能吃药控制吗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服药可以控制糖尿病。糖尿病的主要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有很多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也很好。具体哪种药适合患者,必须在内分泌科专家的指导下使用。因为专家们根据患者的体重、肝肾功能、病史的长度、并发症与否、并发症等综合考虑使用什么药。患者不能在药店自己买药口服,这样会造成血糖波动大,或者容易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会引起疱疹吗?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糖尿病是完全有可能引起疱疹,而且是并发症,主要是免疫力下降引起的。但糖尿病患者免疫力差,容易感染疱疹病毒。需要控制血糖,及时治疗疱疹。72小时内治疗效果最好。可以给予抗病毒的神经营养治疗。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糖尿病性皮肤病变,表现为痒疹。患者常因反复搔抓而出现红色丘疹,可出现皮肤感染。此外,患者营养状况差,血糖控制差,还可能出现带状疱疹。患者常常表现出剧烈的疼痛,这与沿着神经根的水泡是一样的。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出现疱疹,如痒疹、带状疱疹等。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怎么办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控制:1.是建议患者食用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严格限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减少高血糖指数食物的摄入。2.加强运动,建议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运动间隔时间不要太长,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增加肌肉含量。3.要坚持使用降糖药,定期监测血糖,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方案。4.应根据血糖的变化及时调整计划,如果控制不了,就要排除压力、感染等其余血糖升高的原因。
糖尿病血糖控制因素是什么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糖尿病血糖控制因素有:1.人体内血糖水平受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影响。这些激素对血糖合成糖原有促进作用,而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可以防止非糖物质变成葡萄糖。通过这两方面的作用,血糖会降低。胰高血糖素在肝脏中起作用,将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提高血糖。这两种激素的协调,人体血糖将保持稳定状态。2.人体的血糖控制也会受到神经因素的影响。血糖升高时下丘脑兴奋,副交感神经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增加胰岛素含量,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血糖。血糖下降可以刺激下丘脑的另一个区域,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A细胞,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增加血糖含量。
糖尿病血糖控制在多少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如果糖尿病患者比较年轻,没有其他基础疾病,一般来说,严格控制血糖要求。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7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应控制在7-8.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一般在6%-6.5%左右。如果糖尿病患者年龄较大,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由于年龄原因,为了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可以适当放宽血糖控制范围。一般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8-9.5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左右。总之,越是接近正常血糖控制的糖尿病患者,越容易发生低血糖,一定要非常警惕。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