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详情页

你好,我妈72岁,空腹血糖7点多,饭后10点多。医

性别:女

年龄:72岁

你好,我妈72岁,空腹血糖7点多,饭后10点多。医生要她吃药,但是老人家不愿意吃药!不吃药可以吗?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胡白瑜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二级甲等 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您所描述的情况,这个血糖还是稍微有一些高的。
指导建议:平时加强锻炼平时注意休息吃甜食不要暴饮暴食,如果饮食锻炼控制不好还是需要配合药物治疗,以免控制不好容易导致并发症都是痔疮,定期复查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空腹血糖10点多算高吗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如果空腹血糖超过七,就可以明确为糖尿病的,主要是饮食调理,配合药物共同进行治疗饮食上注意多吃粗粮,少喝汤,同时注意尽量不要吃甜的食物,配合适当的运动锻炼,同时可以配合药物治疗。
空腹血糖10怎么办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如果空腹血糖是10,选择适当的降糖药物和治疗方案,首先需要控制饮食和运动锻炼,其次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果胰岛功能比较差或者合并妊娠,多吃点清淡的,可以参加健身等。
空腹血糖10正常吗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空腹血糖10是不正常的,已经大于正常值,达到了糖尿病的标准。正常的空腹血糖应该小于5.6mmol/L。如果大于5.6mmol/L就称为空腹血糖异常,如果大于7.0mmol/L,就是糖尿病。空腹血糖异常或者是糖尿病都需要做ogtt或者是复查另外一天的血糖,明确是否有糖尿病,如果确定是糖尿病,按照糖尿病正规治疗。
空腹血糖11点6严重吗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空腹血糖11点6是比较偏高的血糖,但是并不是很严重,只要进行合理的降糖药物,血糖就能够降低,就能够调整。糖尿病最怕并发症的发生,会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的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所以要特别注意。
空腹血糖12点多严重吗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人体正常的空腹血糖数值是3.9-6.0mmol/L,当空腹血糖12点多,属于较为严重的情况。如果长时间处于12点多的血糖值,可能会诱发比较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会出现人体视网膜病变,出现结晶体或白内障,甚至导致视网膜脱落,更会导致出现糖尿病肾病的问题,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致使植物神经以及周围神经出现神经性病变。所以,积极控制血糖值是糖尿病人的关键,血糖过高时可以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来降低血糖值,为了避免注射时的疼痛,可以选用快舒尔无针注射器,注射后起效更快,有利于血糖的及时控制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疼痛,减少注射后硬结的发生。
空腹血糖7点多不吃药可以吗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复查糖耐量试验,进一步明确糖尿病诊断,根据检查的结果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如果糖尿病诊断成立,必须按时用药,单纯一次空腹血糖7.7mmol/L,糖耐量无异常,暂不需要口服降糖药物。
空腹血糖8点多严重吗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目前还不严重,可在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基础上用普通降糖药治疗。当然想用胰岛素也没关系,胰岛素并没有依赖性的。空腹参考范围上限在6.1左右,目前升高不算太多,暂时不要吃药。通过饮食调理和运动改善。
空腹血糖受损能恢复吗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空腹血糖受损指血糖大于等于5.6mmol/L,小于7.0mmol/L。空腹血糖受损患者也可以称为糖尿病前期,通过饮食和运动是可以得到恢复的。按照糖尿病的饮食,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活动量算出一天的总量,碳水化合物50%-60%,蛋白质20%-25%的比例分配三餐,尽量多吃蔬菜水果。
空腹血糖正常范围是多少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空腹血糖正常值范围是在3.9-6.1mmol/L之间,在这范围之内都属于正常的空腹血糖。如果空腹血糖≥6.1mmol/L,<7.1mmol/L,可以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如果空腹血糖≥7.1mmol/L,可以诊断为2型糖尿病。为了进一步的明确诊断,可以再做一次空腹血糖的测试,如果还是>7.1mmol/L就可以明确诊断。
没有吃饭的时候血糖11点多严不严重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您好,空腹血糖11点多,是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一般来说,如果空腹血糖大于6.1mmol/L,则说明血糖控制不够稳定,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必要时可进行胰岛素注射来控制血糖。胰岛素注射可以帮助患者减低血糖,从而达到稳定血糖值的目的。建议患者可以使用无针注射器来注射胰岛素,不仅有助于吸收,还可以减轻疼痛感,依从性更强。如快舒尔无针注射器,能够起到更好的控糖效果。同时,注射使用的胰岛素用量相对较少,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幅更大,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血糖,疗效更优。长期使用,可以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更优控制。此外,建议患者还应配合饮食调理来改善自身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风险。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