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综合
>
详情页
体检宝宝血常规其它正常有三项偏低,如下
性别:女
年龄:7月
我宝宝体检血常规,血红蛋白87,平均红细胞体积70.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2.7,都偏低是缺铁性贫血吗?一直母乳喂养,还未添加辅食,如果是缺铁性贫血可以食疗补回来吗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石莉
副主任医师
儿科
极速问诊
二级甲等
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
问题分析:
本问诊宝宝有一点血红蛋白有一点低,估计食疗够呛,应该是用一些药物吧。
指导建议:
建议您可以给宝宝服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注意给孩子复查!观察一下。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宝宝血常规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正常吗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宝宝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一般是有病毒性感染的,但是如果说孩子并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情况,也不需要特别治疗的,注意给孩子多喝水,不要着凉,注意增强免疫力。注意多补充一些维生素c,营养要注意全面,可以多吃一些优质高蛋白,微量元素的食物。
宝宝血常规偏低正常吗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婴儿感冒了,流鼻涕。如果血常规检测显示白细胞总数低,淋巴细胞百分比也低,则认为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你可以给宝宝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平时,也有必要加强护理,让宝宝多喝水,吃清淡的食物,不要去拥挤的场合,保持房间经常通风以保持空气流通。
宝宝血常规血小板偏低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婴儿还年轻所以血液系统发育不良。儿童血小板疾病由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或导致血小板减少症和出血的功能低下症(血小板减少症)引起。血液中血细胞的变化通常由许多原因引起。血小板升高在临床上没有特殊的临床意义,血小板升高可能是由机体的应激反应引起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对婴儿进行复查。
宝宝血常规正常为什么还反复发烧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宝宝血常规正常还反复发烧可能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夏季热等原因导致的。第一,如果是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血常规可能会表现为正常,但是可能会出现反复发烧的情况;第二,在细菌感染不太严重的初期,血常规可能比较正常,但是可能会出现反复发烧;第三,如果患有夏季热,血常规也是正常的,但可能会反复发烧,建议对症治疗。
六个月宝宝血常规的正常值有哪些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血常规的项目不同,六个月宝宝血常规的正常值也有所不同。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包括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等,其中红细胞计数为(6.0~7.0)×1012/L,血红蛋白为180~190g/L,白细胞总数为(4.0-10.0)×10^9/L,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建议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是否正常。
三岁宝宝血常规正常值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通常情况下,三岁宝宝血常规正常值是红细胞维持在4×10^12/L,既400万/mm^3,血红蛋白在110g/L,即11g/dm左右,主要用来参考是否有贫血的情况,如果出现了贫血的情况,家长可以按照医嘱给宝宝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健脾生血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家长可以给三岁宝宝适量吃一些补血的食物来补血,比如枸杞、红枣、山楂等。
嗜酸性粒细胞数及比率偏低正常吗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两项都是血常规中的检查结果,对于一份血常规中最重要的是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和血小板计数都正常,其他结果,尤其是比例值的结果有少许异常都没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以定期复查对比观察就可以了。
血常规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是什么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最常见的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骨髓造血功能的衰竭,骨髓内巨核细胞形成血小板的能力下降,形成的血小板大部分都是体积偏小的血小板,释放到外周血中,由于血小板的体积都偏小,出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低。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代表什么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偏低在临床上多见于某些病毒性感染如流感病毒的感染,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某些血液系统的疾病,或者慢性理化损伤,使用相关药物,长期接触放射线引起的粒细胞减少。
婴儿血常规很多不正常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具体的情况来决定,如果是白细胞异常的话,一般考虑是有感染等原因导致的,如果是红细胞偏少的话,考虑是由于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比较大的,血小板减少的话,一般是由血小板减少症等原因导致的。
常见科室
男科
皮肤科
性病科
妇科
儿科
老年
外科
内科
生殖
传染科
神经内科
五官科
整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