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 详情页

4岁小孩,久咳不止,血常规化验正常,请问要吃消炎要吗

性别:女

年龄:4

4岁小孩,久咳不止,血常规化验正常,请问要吃消炎要吗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汤浩医师 助理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成都温江清阳社区门诊

问题分析:你好,建议就医,在医的指导下用药,切勿自购药物服用,以免造成用药混乱,仅用镇咳药不是根本 。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宝宝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查看血规化验单的窍门,是哪一个检验结果不正常,哪个项后将一个升降符号。在这个基础上再看其他指标,如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以及红细胞压积等,都能准确地判断出结果是否异常情况。如“↓”、“L”等,提示结果较正常为低,而若为“↑”或者“H”,表示化验明结果比平时高。这是因为这些指标都与血中的成分有关,因此要注意区分关系。对不同日龄、月龄及年龄段婴儿,白细胞和其他项具体参考值仍有一些差别,因此,与参考范围相对照也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血常规的化验单分类就是白细胞的分类,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分类,另外就是血红蛋白,红细胞,另外还有血小板系统.如果是感染性的疾病,在白细胞分类当中会有所体现,如白细胞会明显的升高,或者是降低,也有一部分感染的话个白细胞是完全正常的,即使感染严重,也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另外就是看这个血红蛋白和这个红细胞的数量,有没有贫血,有没有红细胞压积的降低,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的浓度,是否有没有下降,如果一张化验单里面的红细检测的话,全部都是下降,提示患儿有缺铁,血小板一般用于检查出血相关的疾病,进行血小板的检测,如果这个血小板明显的降低,然后他有出血的倾向,要及时到医院去就诊。
如何看懂血常规化验单各项参数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看懂血常规化验单各项参数首先要明白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形态、比例正常范围。如果白细胞数量增高,往往见于各种炎症性疾病,红细胞数量减少常见于各种贫血性疾病,血细胞数量减少可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如何看血常规化验单上的数据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血常规的化验单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指标。红细胞计数若是高于参考范围,可能怀疑是红细胞增多症;若是过少,可怀疑贫血、红细胞相融或者红细胞损伤的疾病。与白细胞相关的疾病,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过敏性指标。血小板主要与凝血功能相关,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凝血功能异常。血红蛋白,可以检测人体的血氧能力和健康情况。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在血常规化验单中,有一项血常规指标为WBC,就是指白细胞数量。我们在小学就学过,白细胞具有吞噬和杀灭细菌的功能。因此,这项血常规指标,反映了我们体内抵御和杀灭致病微生物能力的强弱。普通成年人的白细胞数量应当在:4.0~10.0X109/L。新生儿的白细胞数量应当在:(15.0~20.0)×109/L。半岁到2岁的孩子,白细胞数量应当在:(11.0~12.0)×109/L。
幼儿急疹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化验单一般看不出来是否为急疹,幼儿急疹的诊断在临床上主要依据患儿的临床发病的特点,如孩子无前期症状突然起热,热度可达到39到40摄氏度,持续三到四天,然后骤然热退并出现皮疹。皮疹为玫瑰色斑丘疹或者是斑疹,以躯干、面部为多,四肢很少。皮疹的持续一到两天很快消退,无色素沉着,也不脱皮,发病都在两岁以内,尤其是一岁以内的最多。
孕妇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正常是在0-5之间,如果怀孕了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会在10左右,而且每天会呈倍数增加。女性在卵泡期孕酮0.2~0.6ng/ml,黄体期是在6.5~32.2ng/ml之间,超过这种数量怀孕的可能性就很高了,且怀孕时间越长,孕酮值就会越高。
怎样看血常规化验单是否贫血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水平称之为贫血。血红蛋白也是检测人体是否出现贫血问题的重要依据。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参与氧气运输的一种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是其合成的重要原料。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
自己怎么看懂血常规化验单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看血常规化验单主要看3个方面,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首先要观察三者是否在正常范围。另外白细胞又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以及嗜碱性粒细胞。除了观察白细胞总数是否正常以外,还要观察以上各分类细胞比例和计数是否在正常范围。
宝宝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陈瑶副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宝宝血常规首先是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是否有上升,如果升高表示有细菌感染,需要服用该药物治疗;如果中性粒细胞降低,而淋巴细胞升高,那么考虑是病毒感染,则不需要服用该药物,再看血红蛋白、红细胞,看是否降低,如果轻度降低可饮食调理,如降低明显则需进一步检测,明确贫血原因;还有血小板,如果明显低于正常值,很容易出现出血,需重视。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