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 详情页

血小板减少该怎么检查

性别:女

年龄:64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血小板减少该怎么检查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燕凤军 内科 极速问诊
二级甲等 石家庄人民医院

问题分析: 你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的太多了,例如骨髓生成血小板不足、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酗酒、巨幼细胞贫血、某些骨髓疾病等,
所以要去医院先检查清楚病因,才可以对因治疗,单纯的吃什么东西是无济于事的,只是辅助作用。

李保龙 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其他 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

问题分析:你好血小板参考值是100-300,但不是低于或高于参考值范围就不正常。一般低于50才需要去医院检查,87是个体差异或正常生理波动范围,也就是说没有问题,放心吧。可以适当多吃点花生的红衣不要太担心。你好血小板参考值是100-300,但不是低于或高于参考值范围就不正常。一般低于50才需要去医院检查,87是个体差异或正常生理波动范围,也就是说没有问题,放心吧。可以适当多吃点花生的红衣不要太担心。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小儿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要做什么检查
卢成瑜主任医师
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小儿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要做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1、体格检查:主要通过视触叩听等手段进行体格检查,明确有没有皮肤黏膜出血,有没有牙龈出血或其他皮肤的瘀点、瘀斑等,可以初步判断患儿病情以及严重情况。2、实验室检查:该检查主要是通过血常规判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情况,通过血涂片、骨髓穿刺、流式等明确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血小板减少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血小板减少症应该做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明确有没有皮肤黏膜出血,有没有牙龈出血或其他皮肤的瘀点、瘀斑,通过血常规判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情况,通过血涂片、骨髓穿刺、流式等明确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要做什么检查
张露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通常情况下,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要做以下检查:1.血液检查:血小板计数正常,外周血涂片、网织红细胞计数等。2.凝血功能检查:主要反映病人凝血功能的情况。3.抗磷脂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检查:如果是红斑狼疮或其它原因导致的血小板降低,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4.血小板抗体检查:抗血小板抗体在60%-80%之间。5.骨髓检查:排除其它可疑的血液病。
血小板减少,检查是巨幼细胞减少
谢玉琴医师
内科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您好!建议血液内科就诊,血小板减少就容易出血
血小板减少,检查现在只有20,请问应该怎
陈艳平医师
中医科上海宝山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级甲等
指导意见:你好,这个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导致,身体各个部位的出血。建议及早住院治疗,以输血小板为主。
质询血小板减少的问题,该怎么检查
姜丽楠
内科山东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病情分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称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指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但大多数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故又名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出血性血液病,其特点为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意见建议:骨髓检查多数病历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其中幼稚巨核细胞明显增多。 慢性ITP多次化验血小板减少,多为(30~80)×10^9/L。骨髓巨核细胞大多增加,大小基本正常,颗粒型增多,血小板形成明显减少。血小板表面相关IgG增多,血小板相关C3增多。血小板寿命缩短
流鼻血,血小板减少频繁流鼻血,目前血液检查血小板只
刘煜主任医师
五官科枣庄矿业集团滕南医院柴里医院二级甲等
问题分析:由于血小板减少引起的鼻腔出血,那么需要通过输血的方法进行治疗,另外注意多饮水,多食用,容易消化吸收变鼻涕,导致鼻腔黏膜破裂出血。指导建议:需要进一步检查血常规以及凝血机制的情况。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频繁出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利于促进恢复。
血小板减少挂什么科做那些检查
李淑琴副主任医师
内科永年县妇幼保健院二级甲等
指导意见:你好,血小板减少属于血液内科疾病,除血液检查,还要根据临床表现做其他方面检查,必要时做骨髓穿刺。
检查了血小板减少,是什么引起血
平兴廷主治医师
内科莘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问题分析:你好,结合你描述的情况,建议最好去医院做骨髓穿刺,查明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再对症治疗。指导建议:如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建议最好去医院血液科治疗。建议平时要多喝热水,多吃些蔬菜水果,别吃辛辣的,最好不要饮酒,别喝浓茶。
检查脾增到,血小板减少,请问怎么...
李晓兰主治医师
其他张家口市第二医院二级甲等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这种情况如果是因为脾脏增大造成的血小板减少,建议切除脾脏,建议进行骨髓的穿刺活检,看看原因,希望身体健康。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