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新生儿疾病 > 详情页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性别:男

年龄:4

我的同事得了,这是个什么样的病?怎样能够才能治好呢?我想请求帮助一下,这个病花钱会很多吗?请问你这个病的病因是什么啊?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罗英春 其他 皮肤科 极速问诊
一级丙等 威县大宁北台吉村卫生室

问题分析:新生儿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其中以寒冷损伤为最多见,称寒冷损伤综合征。以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为特征。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多见于重症感染、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

汤忆翠 内科 极速问诊

问题分析:你好,注意保暖:新生婴儿应立即擦干羊水,注意保暖和用温热毛毡包裹;产房温度宜低于24℃,生后应立即擦干皮肤,用予热的被毯包裹,有条件者放置暖箱中数小时,待体温稳定后再放入婴儿床中,若室温低于24℃,应增加包被,小早产儿生后应置于暖箱中,箱温为中性温度,待体重>1800g在室温下体温稳定时,可放置于婴儿床中,在转院过程中应注意保暖。

吴丽萍 极速问诊

问题分析:你好,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为成人3倍)其熔点高,低体温时易于凝固出现皮肤硬肿、因此,急于上述特点在寒冷或保温不足时则易出现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低体温及皮肤硬肿,可使局部血液循环淤滞,引起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导致皮肤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出现水肿、如低体温持续存在或硬肿面积扩大,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加重,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

雷振轩 中医科 极速问诊

问题分析:你好,供给充足的热量有助于恒温和维持正常体温,热量供给从每日210kJ/kg(50kcal/kg)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日419—502kJ/kg(100—120kcal/kg),喂养困难者可给予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液体信按0.24ml/kj(1ml/kcal)计算,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体入量。

李晓凤 内科 极速问诊

问题分析:你好,即皮肤津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按之似橡皮样感,呈暗红色或青紫色,伴水肿者有指压凹陷,硬肿常呈对称分布,其发生顺序依次为: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硬肿面积按可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部及腰骶部14% 、臀部8%及双下肢26%计算,严重硬肿可妨碍关节活动,胸部受累可致呼吸困难。

王子锟 内科 极速问诊

问题分析:你好,严重感染、缺氧、心力衰竭和休克等使能源物质消耗增加,热卡摄入不足,加之缺氧又使能源物质的氧化产能发生障碍,故产热能力不足,即使在正常散热的条件下,也可出现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严重的颅脑疾病也可抑制尚未成熟的体温调节中枢使散热大于产热,出现低体温甚至皮肤硬肿。

莫绿春 其他 极速问诊

问题分析:你好,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冻伤,亦称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寒冷和(或)多种疾病所致,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肿,重症科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早产儿多见。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要做什么检查
卢成瑜主任医师
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要做肾功能检查、血生化检测、血气分析、血常规、体格检查等检查,具体分析如下:肾功能检查主要是检查肌酐、渗透压、尿素氮、尿量等;血生化检测主要是测定血糖和血清电解质;血气分析可检查出现氧分压降低、pH下降;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若中性粒细胞增高明显或减少,多提示预后不良;体格检查主要是通过视诊、触诊观察患处。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症状是什么
陈瑶副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主要是新生儿时期,由于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害。主要是多见于下肢,臀部,同时会伴有全身发冷反应差哭声低拒奶。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怎么治疗预防
贺颖
中医科山东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病情分析: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简称新生儿冷伤,主要由受寒引起,其临床特征是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者出现皮肤硬肿,此时又称新生儿硬肿症. 意见建议: 治疗方面给予复温 凡肛温>30℃且腋温高于肛温者,可置于预热至适中温度的暖箱中,一般经6~12小时左右即可恢复正常体温;体温低于30℃置于比肛温高l~2℃的暖箱中,待肛温恢复至35℃时,维持暖箱的温度于适中温度,亦可采用恒温水浴法等快速复温措施.复温中应观察腹壁温,肛温及腋温的变化随时调节暖箱温度,并同时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气等.基层单位复温可用热水袋,火炕或电热毯包裹等方法;也可置婴几于怀抱中紧贴人体,比较安全.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吃什么药
谭常志医师
妇产科湘潭市东岳区妇幼保健院二级甲等
 1、复温   目的是在体内产热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环境温度(减少失热或外加热)以恢复和保持正常体温。   (1)若肛温>30℃,TA--R≥0,提示体温虽低,但棕色脂肪产热较好,此时可通过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一般在6--12小时内可恢复正常体温。   (2)当肛温<30℃时,多数患儿TA--R<0,提示体温很低,棕色脂肪被耗尽,虽少数患儿TA--R≥0,但体温过低,靠棕色脂肪自身产热难以恢复正常体温,且易造成多器官功能损害,所以只要肛温<30℃,一般均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子,中途进行外加温。每小时提高箱温0.5--1℃(箱温不超过34℃)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然后根据患儿体温调整暖箱温度,在肛温>30℃,TA--R<0时,仍提示棕色脂肪不产热,故此时也应采用外加温使体温回升。   若无上述条件,也可采用温水浴,热水袋、火炕、电热毯或母亲将患儿抱窝再生怀中等加热方法。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刘中华医生会员
妇产科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医院二级乙等
指导意见: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主要由受寒引起其临床特征是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者出现皮肤硬肿此时又称新生儿硬肿症.您好如果您孩子已经治愈而且当时没有引发任何并发症那么痊愈后不会留下后遗症.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