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 瘢痕疙瘩俗称“瘢痕瘤”,也叫“蟹足肿”,是皮肤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一般分为表浅性瘢痕、增殖性瘢痕、萎缩性瘢痕。瘢痕疙瘩不但妨碍美观,而且伴有痛痒,特别是萎缩性瘢痕具有很大的收缩性,可牵拉临近的组织、器官,而造成严重的局部活动功能障碍,甚至畸形。因人们缺乏对此病病因、发展及治疗等相关知识的了解,致使无意中陷入一个又一个误区。
误区一 手术切除就会一劳永逸
23岁的燕燕,像许多同龄女孩一样喜欢追求时尚,但每到夏天,她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女友们穿上漂亮的吊带背心,自己却穿不出去。原来,在她的胸前长了一个又硬又紫的大疙瘩,这使燕燕很自卑。在男友和家人的陪伴下,她毅然到一家小医院切掉了这个碍眼的“瘢痕瘤”。谁知欢喜了没几天,另一场噩梦又接踵而来,在燕燕的刀口处,犹如蘑菇一般又冒出几个硬结,而且越长越大,最后融合在一起,比先前的疙瘩个头还大。痛不欲生的燕燕,辗转来到黑龙江省肿瘤医院皮肤科,科主任孙桂珍教授为其检查后下了瘢痕疙瘩的诊断。经封闭加冷冻方法治疗,两个月后燕燕的疙瘩终于不见了,胸前也变得平滑了。孙桂珍教授介绍说,瘢痕疙瘩患者本身就是瘢痕体质,应尽量避免开刀手术。据不完全统计,瘢痕疙瘩术后复发率可高达90%以上,对如此高的复发率须百倍警惕。那种一刀下去即能治愈瘢痕疙瘩的说法,是不确切的。
误区二 瘢痕疙瘩不就是瘢痕吗
与燕燕姑娘相反,有些瘢痕体质的人则表现得大大咧咧,认为在手术刀口处留下的瘢痕,除了影响美观外,没什么大碍,用不着治疗。其实不然,孙桂珍教授解释说,若是瘢痕体质的人,即便没有外伤也可形成瘢痕,那么,术后发生瘢痕疙瘩的几率就更高。作为常识,人们应了解瘢痕疙瘩不等于手术瘢痕,皮肤受到创伤后,在修复的过程中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变性,可形成两种瘢痕,一种是肥大性瘢痕,一种就是瘢痕疙瘩。肥大性瘢痕,即通常所说的手术瘢痕,是在手术刀口处形成的隆起增厚的斑块,不会向四周扩展,一般生长数月后即停止发展,可不用理会。而瘢痕疙瘩好发于胸骨前,表现为坚硬的大疙瘩,表面光滑,容易受到激惹而产生疼痛。如不及时治疗,它会像蟹足那样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且越来越大,一发不可收拾。以上两种病的发展和治疗经过是截然不同的,不能混淆,必须认真区别和正确对待。
误区三 小硬疙瘩用不着理睬它
孙桂珍教授告诫说,若是肥大性瘢痕,可以不去管它,但如果是瘢痕疙瘩,就必须重视起来,要趁早、趁小“斩草除根”,以绝后患。19岁的圆圆,胸脯前长了一个硬疙瘩,最初只有黄豆粒大小,就没加理会。3个月之后,小硬结迅速增大,穿衣时稍有刮碰或吃辣点儿的食物,疼痛就会加重。惊惶失措的圆圆怀疑自己得了癌症,马上在妈妈的带领下到黑龙江省肿瘤医院就诊,孙桂珍教授明确地诊断为良性病变——瘢痕疙瘩。经进一步的血、肿瘤标记物检查,也均未发现异常。提心吊胆的圆圆,这才松了口气。孙桂珍教授指出,当瘢痕疙瘩处于活动期时,疼痛及瘙痒的症状就像一盏警示灯,提示瘢痕在长大,如能及时处置,预后效果将会很好。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有温热疗法、按摩疗法、超声波疗法、音频电疗法、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以及封闭疗法、封闭加冷冻疗法、手术切除加放疗等。对于手术后不能缝合者,采用电离子刀加术后放疗,亦能使瘢痕疙瘩的治愈率由50%~60%提高到70%~80%。当然,以上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皮肤损害的大小,单发还是多发,静止期还是活动期,由此制订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方能取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