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异位性皮炎,又名特应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特应性有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应性是一种以易形成大量变应原特异性IgE作为应答的遗传素质。异位性皮炎多伴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据最近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在西欧儿童异位性皮炎发病率高达20%,中国属低发区儿童发病率仅为1.2%左右。
对于特应性皮炎(湿疹)治疗主要有两个目标:
◆ 以药物治疗来控制炎症;
◆ 防止恶化;培养日常护肤习惯和避免接触影响免疫系统并诱发「瘙痒-搔抓」循环的致敏物质。
患者和家属必须留意皮肤对治疗的反应,并找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2)药物治疗
现时治疗湿疹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外用药物及内服两种:
◆ 不含类固醇的外用药膏
在过往50年里,一般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湿疹)的外用药物不外乎是一些含有类固醇成份的药膏。而第一代的非类固醇的外用药物是医学界的新突破,称「局部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两岁或以上的患者。这一类新的免疫调节药物不但能有助控制炎症,更因不含类固醇而不会引致皮肤变薄等副作用,故能保持皮肤肌理,但有部份患者会在使用后的首数天出现灼热或瘙痒的感觉,不过这些感觉会随着病情的改善而逐渐消失。
他克莫司软膏(普特彼/Protopic)是全世界第一种非类固醇局部外用药膏,能有效治疗中度至严重程度的特应性皮炎(湿疹)。新一代的非类固醇外用药物改革了特应性皮炎(湿疹)治疗,提供一种有效、耐受性高的非类固醇选择。
◆ 含类固醇的外用药膏
类固醇乳霜和软膏能有效地控制皮肤发炎,所以在多年来被广泛地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湿疹)和其它自身免疫疾病经。由于类固醇药物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及强度,医生会考虑患者的年龄、要治疗的皮肤部位、病征的严重性,而决定哪一种药物(乳霜或软膏)的治疗最为有效。所以,患者必须向医生请教,并遵照医生的指示用药。使用不当或长期使用类固醇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例如使皮肤变薄、令皮肤抵抗力变弱及使其容易受细菌感染、引致皮肤上产生扩张痕或暗疮。倘若身体吸收过量的类固醇,甚至令儿童生长延滞而影响高度;亦可能会影响肾上腺分泌、削弱抵抗力,令骨质疏松。若不当地于眼部四周使用类固醇的话,可能有机会并发白内障,所以使用时要加倍留意。
◆ 口服或注射类固醇
对于一些程况特别严重的特应性皮炎(湿疹)患者,若局部类固醇起不了效用时,医生会处方口服甚至注射式的全身性类固醇治疗法,而最常用的全身性类固醇是强的松。这种药物,通常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如皮肤损害、骨质疏松、高血压、高血糖、感染和白内障,所以一般只是用于严重的特应性皮炎(湿疹)或有抗药性的情况,并只给患者短期服用。不遵照医生指示或不适当地用药,例如突然减药或停用,可能会造成危险。
◆ 抗生素
抗生素可分为口服和外涂药膏两种,但口服抗生素通常较为有效。如湿疹复发甚互皮肤受细菌感染,医生会根据状况而处方抗生素药物治疗。
◆ 抗组织胺药
抗组织胺药能减低皮肤瘙痒程度。传统的抗组织胺药会令人昏昏欲睡,可在睡前服用,帮助睡眠及减少患者晚间搔抓患处。
◆ 其它
患有严重特应性皮炎(湿疹)的成人,当其它治疗都没有效用时,医生会处方全身性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如环孢素、甲氨蝶呤或硫唑嘌呤。这些药物阻止部分免疫细胞的制造,并抑止其它细胞的活动。环孢素等药物的副作用包括高血压、恶心、呕吐、头痛、刺痛或麻痹,并可能增加患癌及感染的机会。停药后更有复发的可能性。由于口服/注射式类固醇和免疫抑制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只有在病情严重时才会使用,并且使用的时间应尽量短。
少数的患者如家中治疗无效,则可能需要留院数天以接受加强治疗。
紫外线A或B光波独立或合并使用可以有效治疗较年长儿童(十二岁以上)的轻微至中度皮肤炎。独立使用紫外线无效时,可合并使用紫外线和药物治疗,称为PUVA。这种治疗可能出现的长期副作用包括皮肤过早衰老和皮肤癌。假如医生认为光线疗法对特应性皮炎 (湿疹)病征有效,医生会使用最低的强度,并小心观察皮肤。
3)适当地护肤
适当护肤亦是有效控制特应性皮炎(湿疹)方法之一。洗澡后应让皮肤自然风干,或用毛巾轻轻印干,避免磨擦或猛力揩擦。平时应经常性地涂上保湿软膏/乳霜以保充及锁住皮肤的水份,防止肌肤变干。
4)避免接触刺激物和致敏原
患者必须要留意自己对哪些刺激物和致敏原有过敏反应,包括化学物质、食物、植物、动物、空气、羊毛或香水等。避免接触有机会引致过敏的刺激物和致敏原,减低其带给皮肤的剌激。
治疗:激素类 VS 非激素 :
外用皮质类固醇不应该用于面部、腹股沟或腋窝,因为这些部位的皮肤最敏感、激素被吸收的危险性最高。
由于皮质类固醇能减轻炎症和免疫应答,并引起血管收缩,少量外用皮质类固醇最初会对特应性皮炎(湿疹)及其它炎症性疾病有益。然而,它亦抑制某些皮肤细胞的增殖,从而导致皮肤变薄。用药4周后即可出现皮肤萎缩,且不完全能恢复,尤其强效外用皮质类固醇不能连续使用超过2周或用于12岁以下的儿童。另外,体表大面积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在皮肤薄弱处(如面部、颈部、腹股沟或腋窝)使用强效皮质类固醇,由于其系统性吸收,还会出现其他副作用。
◆ 长期系统性暴露于皮质类固醇时,会出现以下不良反应(取决于使用的药物、剂量及治疗持续时间):
◆ 影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引起高糖血症;
◆ 影响蛋白质的代谢—引起肌萎缩、骨质疏松、儿童生长迟缓、伤口愈合延迟及皮肤萎缩;
◆ 抑制抗感染炎性反应和免疫抑制作用—使保护性免疫应答受限;
◆ 减少新细胞(儿童成长时)的生长,无法替换已有的细胞(成人组织中);
◆ 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