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衰竭
>
详情页
吃东西吐,肌酐值高
年龄:31岁
现在在做透析,肌酐值900,现在我爸爸感觉恶心,吃东西吐,请问这个还有的救吗,求良心回答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李扬扬
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问题分析:
那么她的肌酐水平是在透析过后检查的,还是透析后第二天才检查的呢?或者说透析前检查的肌酐水平呢?他目前透析多少次了?是一周三次的透析方案,还是目前才开始插管透析?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白蛋白肌酐比值偏高怎么办
王东
主任医师
外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白蛋白肌酐比值偏高应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病情,具体内容如下:如果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正常,尿液中通常也会存在一定的蛋白质,其中白蛋白占比约为40%-60%左右。但是,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结果,一般通过白蛋白肌酐比值来对患者尿液白蛋白量进行评估。通常来说,当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低于0.02时,通常为正常数值范围;但如果患者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超过0.02,则通常表明患者肾脏所排出的白蛋白量有所增加,这可能说明患者肾脏出现了损伤。此时,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更为全面的检查,以明确肾脏损伤的具体病因,并对症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高怎么回事
王东
主任医师
外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一般来说,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高说明肾脏可能出现了问题。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正常为0-0.02,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超过0-0.02,说明肾脏可能出现了问题。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是用来评估肾脏病变的简单方法,是通过化验尿得来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高也可能是剧烈活动、劳累、炎症性疾病等原因造成的,具体病因需要尿液、血液以及影像学检查才能得出。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高是什么情况
王东
主任医师
外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高可能是病理性的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尿白蛋白与肌酐可以提前预测肾脏功能不全的危险。如果尿白蛋白和肌酐的比率上升,就是肾脏功能不正常的表现。如果有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定期复查,确定是什么病要治疗。如果患有糖尿病、风湿免疫性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某些肿瘤、外伤等疾病,都会引起这种比率的改变。所以,如果出现了白蛋白和肌酐比值上升的症状,就需要立即进行治疗。
肌酐比正常值高怎么办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肌酐比正常值高及时的做个肾脏部位的检查。依据检查的结果做对症治疗,平时的时候需要注意给孩子不要吃油腻的食物,治疗所用的药物做好依据检查的结果对症的给药。少吃油腻的食物,清淡饮食。不要熬夜。
肌酐的正常范围值是多少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肌酐的正常范围在30-110umol/L之间。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由于这种物质经过肾小球滤过,但是不经过肾小管重吸收,因此是用来评价肾功能的比较好的指标。如果超过上限就提示肾功能异常,预示着存在肾衰。
肌酐偏高一点就是肾衰竭吗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肌酐稍微有点偏高,不代表是得了肾衰竭,如果其他检查结果都正常,而且没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肌酐稍微有点偏高,平时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和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新鲜的蔬菜水果,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
肌酐值高都有什么症状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肌酐增高会出现蛋白尿,血尿或是水肿及血压增高等肾炎表现,但是表现因人而异。需要及时查明原因,明确诊断后规范治疗,同时注意饮食保养,避免高蛋白饮食,要优质低蛋白饮食,减轻肾脏负荷,到医院看见肾内科,根据情况选择用药。
肌酐值略高怎么回事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肌酐值略高考虑原有肾功能不全的人,如合并感染,包括感冒、肺炎,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可以在短期内出现血肌酐升高。体内失水,如出现发热,多汗,饮水量减少,多尿期导致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减少,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
肌酐值偏高是怎么回事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肌酐是人体内肌肉代谢的产物,肌酐偏高是指肌酐值比正常值高,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肌酐偏高是指血肌酐偏高,导致肌酐偏高的因素有:1、体内失水,多尿期血尿浓缩,肾血流量减少,出现肌酐偏高。2、剧烈运动后,由于肌肉多以及活动量大,可导致肌酐偏高。3、肾脏受损,排泄功能降低,毒素在体内堆积,导致肌酐偏高。
肌酐值正常范围是多少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肌酐(Cr)可分为血肌酐和尿肌酐,血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尿肌酐主要来源于血液,两者都可用于检测肾功能,但血肌酐比较有意义。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是临床上检测肾功能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血肌酐值的正常范围为53~133μmoI/L,尿肌酐值的正常范围为8.4~13.25mmol/24小时尿(40~130mg/dl)。
常见科室
男科
皮肤科
性病科
妇科
儿科
老年
外科
内科
生殖
传染科
神经内科
五官科
整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