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保健品 > 西药 > 详情页

药的剂量是多少

性别:男

年龄:3月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孩子三个月了,咳嗽有痰,我想给他做雾化化痰,药的规格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ml,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1ml,灭菌注射用水5ml,盐酸氨溴那注射液15mg,该怎样配药呢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黄伟煜 主治医师 儿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三明市第一医院

问题分析:儿童用药按照说明书或者医生的嘱托用药就可以的,最好是医生指导下用药,多饮水,注意保暖。如有不详可以再次提问。

余学钊 药师 药品保健品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问题分析:你好。一般建议用这些药物混在灭菌注射用水里面。一起雾化比较合适的,主要是起到化痰的作用的。

叶国阳 主治医师 妇产科 极速问诊
二级甲等 大名县妇幼保健院

问题分析:宝宝咳嗽这情况考虑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应该加用消炎药物是比较好的,
现在主要是注意有没有出现支气管炎,可以去医院听诊检查下,支气管炎的话考虑输液治疗效果 比较好,多喂开水,避免着凉。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4月宝宝布地奈德雾化用量是多少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4月宝宝的用量是1次0.5—1mg,1天2次。维持量用于病情稳定好转之后,儿童0.25-0.5mg1次,1天2次。对于危重病情的儿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可以选择一天更多次地用药,直到病情稳定再逐步减为维持量,停药要遵医嘱。
三个月宝宝服用盖世宝的剂量多少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应该按孩子的体重等安排用药即可,所以不要担心,遵医嘱多注意加强营养,选择温补的食物等,不要紧张或者压力大等,建议看一下是否抵抗力差或者发育迟缓,适量补充食物营养,如肉泥,鱼类食物。勤晒太阳。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剂量是多少
卢成瑜主任医师
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适用于一至十二岁的孩子服用,用药后可有效改善因流感或普通感冒导致的鼻塞、流涕、发热、咽痛等症状。因患儿的年龄、体重等差异,其所用药物剂量应根据说明书指导或医生建议选择,切忌盲目用药。如果要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家长可选用药效成分溶出速度较快的药物调理,如葵花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该药物辅料添加少,在迅速发挥其药效的同时,用药安全性较好,家长可放心选用,对于孩子感冒所致症状均可起到不错疗效。四岁宝宝用药前应根据其体重范围,结合说明书对应剂量服用,如果存在用药不明确之处,建议家长需在咨询医师后再进行用药,以免影响药效,不利于孩子的康复。
5米氮平的有效剂量是多少
刘强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级甲等
5米氮平的有效剂量通常为每天15到45毫克,治疗的起始剂量多维每天十五毫克,根据病情需要可以逐渐增大剂量到每天三十毫克。药物应该在两周以内有效,如果效果仍然不明显,可以加大剂量到每天45毫克,到四至六周时仍然没有作用,在临床当中就应该考虑停药或者是换药。
八珍汤的配方剂量是多少克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八珍汤的配方剂量,首先要准备人参、熟地黄、白茯苓、炙甘草、白术、白芍药、当归、川穹等原料各30克,洗净后放入锅中并加入三碗水煮,煮到约一碗水的时候可以把药渣滤掉即可饮用。之后将滤过的药渣再加入两碗半的水后,再煎煮至一碗水,滤渣饮用。
白蛋白在术后使用的次数及最适剂量是多少
胡春晓副主任医师
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白蛋白这是一种对衰弱的身体状况具有一定治疗作用的营养素,具有内外伤害的修复功能。如果在手术后进行白蛋白注射,它可以加速身体的恢复。虽然这种药物有许多优点,但不能经常使用,用三天到五天就可以。
宝宝5个半月吃止咳橘红颗粒的剂量是多少
陈瑶副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宝宝5个半月吃止咳橘红颗粒的剂量一次一袋,一日两次,橘红颗粒为中成药,本品为棕黄色至深褐色的颗粒,味道微甜。主要功效是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痰粘稠不易咳出、痰色比较黄、胸闷口干的症状。
布洛芬颗粒02克的剂量是多少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成人发烧体温超过38摄氏度时可以服用退烧,包含有片剂,胶囊,颗粒剂,混悬液,片剂一片0.1克,成人一次2片。胶囊一粒0.2克,成人一次1粒。颗粒一包0.2克,成人一次1包。混悬液每次服用10-15毫升。
成人发烧吃布洛芬剂量
张永明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成人退烧每次服用一袋,每天三次,没退烧可以继续服用,如果有炎症,会出现反复发烧的症状,一般体温超过三十八度,和上次吃完间隔四个小时以上,还可以再吃一次。
抗抑郁药的剂量越高越有效吗
刘强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级甲等
对于抑郁症,并不是剂量越高越好,剂量应逐步加量,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剂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这样可以提高服药依从性。应该全面考虑症状特点、年龄、躯体状况,药物的耐受性、有无合并症,因人而异的个体化合理用药。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