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诊所 > 心理科其它 > 详情页

咨询一下心理方面的病

性别:男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咨询一下心理方面的病,总想把散的东西装袋子里,总往里装,比如进轿车,进房子。总想把布条一类的东西装到袋子里。散的东西,我总往袋子状的容器里装?是个什么心理疾病,自己感觉就是个病。还有记忆事情,总凑足3个一起记,凑足4个一起记,计划事情也是不够3个,也想凑足3 或4个一起计划一起实施。 就像哲学上的形而上学似的。自闭?僵化思维?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许瑞 精神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山西大医院

问题分析:
心理指导:你好,感谢你的咨询,根据你的描述,你总会有一些强迫思维出现,这与你平时追求完美的性格以及小心谨慎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也可能与遗传存在一定关系。建议你平时可以强迫自己不要这样做,做一些自我松弛训练。比如事情不过3个,就不过3个好了,就算是一个两个,你也坚持去做,这样长期坚持,就能够对这些强迫思想有所改善。如果感觉这些强迫思维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的话,建议你可以去当地医院精神科做相关量表评估,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得出进一步结论。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帮助。

李云华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二级甲等 东营市河口区中医院

问题分析:这种情况说明患者性格上应该是属于比较严谨的人,喜欢把这些东西归纳在一起,喜欢清洁,说明你的思维还是比较清晰,思路也比较清晰,而且,你所存的这个东西希望能够找到。

追问:1我总觉得自己有心理上的病。2是有点僵化的成分。3还还有点抑郁的成分。方正不是正常的。 有的时候空虚到身边没有一个人似的,至少是轻度抑郁。

回复:这种空虚孤独感,它也符合轻度抑郁的诊断标准。

刘桃芳 医师 精神科 极速问诊
二级甲等 河南第二荣康医院

问题分析:考虑有强迫症状,建议到精神科门诊咨询一下,尽快治疗会得到改善的。普通人也有强迫症状,但只要不影响生活,都不是病,只有达到了严重程度才叫病。

王建刚 主治医师 中医科 极速问诊
二级 南宫市妇幼保健院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不属于自闭症。和你从事的工作专业有关系。证明你是一个很工作很认真的人。很有计划,很有规律。

追问:你可能没太理解,我这是病,的确是病。不是每一处景观都是美丽的,现实中还有海市蜃楼。

回复:我认为你是一个工作认真,有条有序。非常讲究的人。

崔坤燕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心理诊所 极速问诊
私人心理咨询师

问题分析:心理分析:根据您的描述,您是因为内心有压力,感觉比较敏感,内心缺乏安全感,有自己固定的行事风格。
心理指导:建议您要注意进行放松训练,生活中要乐观一些。使用系统脱敏法,学习放松技巧,建立焦虑等级,实施系统脱敏。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聊聊天。

追问:大姨,还是你理解我-"您是因为内心有压力,感觉比较敏感,内心缺乏安全感,有自己固定的行事风格。"高中时坐过班主任的“老虎凳”贪污手绘头目,不上供,逼坐最后一排坐桌子顶着胸后背靠着墙,不许直腰垫块教室后的黑板当老虎凳的砖头。名校校长拿着国务院津贴,充当后台老板。这班主任教唆镖客学生捅人串供,学生毕业出校就死。

回复:您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有时间要多出去散散心。

朱敏 二级营养师 心理诊所 极速问诊
心理咨询师

问题分析:
心理指导:就您描述的情况来看有强迫症的可能性,程式化的动作或想法让你自己无法停止深感苦恼,建议早发现早治疗,一般是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以缓解症状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儿童心理疾病的症状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儿童心理疾病的症状有以下几点:一、吮吸手指,宝宝有的时候吸吮手指是很正常的,一般到了两三岁之后就会慢慢的消失,但是如果还没有完全消失,那就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二、咬指甲,咬指甲是儿童期的一种常见的不良习惯,男女儿童均可发生,严重的会导致局部出血,甚至是甲沟炎,经常会出现失眠和抽搐。三、屏气发作,是指婴儿在受刺激、啼哭、过度换气后,会有屏气呼吸暂停、口唇青紫色、肢体僵硬等症状,严重的还会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四、口吃,是在儿童时期,经常出现的语言紊乱。
发育迟缓属于心理病吗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发育迟缓可能是心理因素导致的,但不能将发育迟缓与心理病划上等号。发育迟缓,是指在身体的发育过程中,会有一些缓慢的、序列的异常。在良好的外部和外部环境下,孩子的发育会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孩子的生长发育缓慢。其主要表现为:身体发育迟缓,运动迟缓,语言迟缓,智力发育迟缓。发育迟缓包含,心理发育迟缓,但不等同于心理病。
冠心病患者如何做好心理调节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冠心病患者的话确实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遇事要心平气和,患有冠心病的人往往脾气比较暴躁,容易发怒,平时要多注意,平心静气,增加耐性。第二,宽宏大量地宽恕别人,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安宁与安宁,有助于冠心病的康复,还能赢得友谊,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心胸要开阔,过分的苛求,往往会让自己变得孤立无援,这种孤立无援的心态,就会产生精神上的压力,从而导致冠心病的加重。最后,要掌握一套身体锻炼和心理状态的方法,通过深呼吸、意念放松、身体放松、打太极拳来放松身体。
冠心病患者要加强心理的自我调整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首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生与人们的个性和精神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加强对心脏的调节。首先,要保持冷静,冠心病病人的性格一般都是暴跳如雷,动不动就发火,时刻告诫自己要保持冷静和耐心。第二,要宽容,原谅他人,有助于冠心病的恢复,还可以获得友情,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第三,思想要开阔,太细致,过分苛求,容易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而这种与世隔绝的心理会对心灵造成心理上的伤害。第四,要学会一种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的调理方式,比如做一些自我放松的运动,比如打太极拳,练气功,来提高自己的恢复能力。
冠心病心理亚健康表现是什么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冠心病常见的心理亚健康表现是焦虑。焦虑是一种缺乏具体指向的心理紧张和不愉快的情绪,通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怒,恐慌可以伴有失眠,噩梦,血压增高,口干多汗,肌肉紧张,腹泻等,这些植物神经的症状。因为这些症状的产生,可能导致躯体不适,产生犹豫,悲观,自我否定等消极情绪,还伴有记忆力下降,体重下降,对生活没兴趣,缺乏活力,甚至自杀的想法,出现以上冠心病心理亚健康的表现,需要及时发现及时调整,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
冠心病心衰心理护理诊断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对冠心病心衰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要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性格特点、喜好、嗜好等情况,使患者保持乐观轻松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易怒。同时患者要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不要过于关注自身的疾病,以免造成压力。同时要注意按时服药。药物治疗是最重要的恢复方式。但是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影响药物效果的因素有很多,要避免一些因素干扰用药过程。生活方式要注意,要保持低脂低盐的生活方式。
冠心病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冠心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人格特质。使用心理调查表,初步证实冠心病患者的社交能力较强,对他人存在猜疑,且存在较大的内在压力。二,是社交场合。在心肌梗塞前半年,患者的生命职业显著增加,发达国家的冠心病发生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城镇居民多于农村,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三,品行不端。与冠状动脉疾病有关的风险因素有吸烟,缺乏锻炼,多食,肥胖等。因此,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
哪些心理疾病引起失眠
刘强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级甲等
下面一些心理疾病会引起失眠:1.害怕失眠:很多失眠者担心自己晚上睡不着,或者想尽办法让自己快点入睡,结果适得其反。人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两个过程:兴奋和抑制。脑细胞在白天是兴奋的。一天工作结束,需要休息,进入抑制状态,睡觉。这种“警惕”的心态往往会影响睡眠质量。2.自责:有些人在犯了错误后会感到内疚和自责,在脑海中重复那个错误,后悔当初没有处理好。因为白天事情多,后悔和遗憾的感觉略轻。晚上“游荡”在后悔和后悔的幻想和兴奋中,久久不能入睡。3.期待心理:担心睡过头,所以经常早醒。
如何预防孩子得心理疾病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预防孩子得心理疾病,首先从儿童时期就应该重孩子的精神健康,其次要注意家庭和学校的教育问题,让孩子在一个比较健全健康的环境里面成长,平时的时候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因为儿童富于模仿性,易于受周围人言行举止的影响。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可以及早发现和及时纠正一些精神障碍,家长和老师多沟通,多配合工作。
如何预防糖尿病心理疾病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糖尿病患者心理因素预防是糖尿病护理的关键。很多人因为长时间的劳累,导致了很多疾病,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身体健康,这对很多人来说很重要,很多人因为长期的治疗效果不佳,导致心情低落,情绪低落,导致病情加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因素预防是糖尿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非常重要,同时也希望大家平时多注意身体,保持积极的心态。同时建议多关注这些常识,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