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请医生再看这份文献数据,目的探讨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自然转归的规律及与胃癌的关系,为临床处理异型增生病灶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选取1994-01~2001-12经胃镜检查及病理确诊的异型增生患者82例,进行了3~10年的胃镜随访,其中63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端粒酶活性,观察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的变化规律和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82例异型增生患者,轻度异型增生54例,中度异型增生19例,重度异型增生9例。异型增生灶位于胃窦部最多43个。异型增生灶外观各异,以糜烂最常见28个,次之溃疡24个,黏膜粗糙13个,息肉8个熏黏膜灰白5个,纹理紊乱4个。轻度异型增生病变消失率最高,达87.04%,但也有3.70%发生癌变,重度异型增生癌变率最高,达44.44%熏但也有33.33%发生逆转,中度异型增生的消失率和癌变率则介于轻、重度之间,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的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11.43%穴4/35雪、21.05%穴4/19雪、66.67%穴6/9雪。结论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均有一定的癌变能力,随异型增生程度的加重,其端粒酶阳性率及癌变率亦相应增高,临床上对异型增生的处理应根据异型增生的不同程度区别对待。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请问资深的医师这份数据和上份轻度异性增生的逆转率只相差1%,这个数据有真实性吗?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期待您的参与